南昌市第一医院是南昌市人民政府、南昌大学市校合作共建医院。2022年12月,为共同提升市级公立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更好满足南昌市民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南昌市人民政府与南昌大学签署协议依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建南昌市第一医院。
医院历史悠久,肇始于1934年,前身为江西省医务所。经过80余年发展,现已发展成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南昌市市属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2600张,形成了“一院三区一中心”的发展格局。东湖院区(院本部)位于繁华的市中心(南昌市象山北路128号),科室设置齐全。青山湖院区位于青山南路。以创伤急救康复医疗为特色的“大专科、小综合”院区。九龙湖院区位于南昌市九龙湖新区核心区,2023年6月30日起院区投入试运行。红谷滩健康管理中心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核心区,2018年,建设新增高端体检中心。
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现有职工1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 300 余人。拥有享受国务院和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4人,江西省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人选3 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5人,江西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青年科学家)4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年人才项目)1人,全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国家级协(学)会任委员及以上人员94人(9位常委,85位委员);省级协(学)会任主委2人,副主委57人,常委129人。
下一步,医院将积极筹建院士工作站。力争引进一批高素质博士研究生,积极吸纳肿瘤等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入院工作,培养临床型、科研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力争培养或引进一批国家级学科带头人、省部级人才,力争医院在省医学会中担任主任委员数量增加,副主任委员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倍增。实施国家杰青、优青、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等人才培育计划,力争培养或引进“优青”“杰青”“长江学者”或同等层次人才实现零的突破以及青年领军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突破。
临床专科建设情况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现开设临床科室57个。现有江西省领先学科2个:眼--视光学科、糖尿病专科;江西省临床重点专科2个: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江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骨科;南昌市首批临床重点专科1个:消化内科;南昌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普外科、医学影像科、骨科、重症医学科、鼻咽癌防治中心;南昌市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是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国家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中心、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高级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级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江西省一级卒中中心、江西省一级创伤急救中心、江西省二级胸痛中心。
合作共建期内,医院将在象山北路院区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立一批专科团队工作站,实现心血管病、神经疾病、肿瘤、眼科、内分泌和外科系统等重点疾病疑难重症防治水平整体提升。
将在九龙湖院区以“大专科、小综合”模式,打造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力争建设国家级肿瘤MDT诊疗中心,不断提升MDT 规范化诊疗水平和管理质量,努力实现建成中部地区高水平肿瘤防治中心的目标。
江西省肿瘤转移与精准治疗重点实验室等 11 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
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科教协同情况
近5年,医院获批江西省肿瘤转移与精准治疗重点实验室等11个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2016年,医院与南昌大学深化合作,成立南昌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现共有硕、博研究生导师40位。医院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合作共建期内,医院将力争引进一批国内知名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全面开展联合科研团队建设,推进重点学科领域科研攻关,创建肿瘤等疾病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主创新促成果转化,打造国内一流的标准化临床医学研究平台。推进科研体系重塑工程、创新平台攀登工程、杰出科学家领军工程、打造国内一流的科技平台支撑体系。
依托南昌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构建卓越医学教育体系。打造一支素质较高、数量达标、结构合理、队伍稳定、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搭建现代化教学平台,产出高质量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