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条件: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年龄在35周岁以下;条件优秀者,可适当放宽,一般不超过40周岁;
3. 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4. 全职脱产在本基地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站期限为2年。
岗位要求:
1.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2. 近3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本领域SCI科研论文不少于2篇。
福利待遇:
1.年薪35万元(税前,考核后按月发放,包含各类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博士后生活津贴);
2.博士后20万元专项科研启动经费;
3.按照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标准,给予相应奖励;
4.择优留院:对于德才突出、业绩优异的博士后人员,根据院岗位需要和博士后人员意愿优先留院工作;
5.支持博士后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报各类项目。
研究方向及合作导师:
科研团队名称:江苏省中医消化肿瘤临床医学创新中心
江苏省中医消化肿瘤临床医学创新中心以消化道肿瘤为主要研究方向,围绕大肠癌前病变(大肠腺瘤)、化疗药物周围神经毒性、MSS型晚期大肠癌免疫治疗三个重点方向,开展中医药干预基础、临床及转化研究。目前有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老师4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4人,江苏省国医名师1人、江苏工匠1人,省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4人,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3人,江苏省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老师4人,江苏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5人,江苏省333人才二层次2人,三层次9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4人。
招收专业(一级学科):中医学、医学等相关专业
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研究
合作导师:
田耀洲,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专科、江苏省中医重点学科(脾胃病学)、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二级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膏方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获全国优秀临床人才、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承担国家及省级课题10余项,获临床批件1项,发明专利4项,院内制剂研制3项,编写专著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及SCI杂志50余篇,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省厅级科学技术奖5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