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分享
医疗卫生单位
火热招聘
认证单位
回复积极
22
在招职位
单位简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管)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山东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山东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是首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和主体建设单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   医院始建于公元1890年,先后称华美医院、共合医院、齐鲁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2000年10月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建院134年来,医院秉承“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医院精神,遵循“医道从德、术业求精”的院训,打造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和国内先进的医疗、教学、科研平台,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近年来,医院坚持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实施“医疗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依法治院、党建领院”五大发展战略,围绕“三中心一试点”战略目标,全力创建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2024年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最新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医院排名全国第5位,稳居A++行列,其中体现医院疑难急危重症收治能力的病例组合指数(CMI)列全国第3位。   医院打造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医院现实际开放床位4360张,2023年度总诊疗人次超350万,出院人次超21万,手术台次超17万。CMI、四级手术人次、微创手术占比等关键医疗技术指标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前列。组建多学科诊疗(MDT)团队118个,以疾病为中心开展多学科协同诊疗,全方位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急危重症、神经疾病、恶性肿瘤、妇产生殖、血液病、老年病和康复医学等领域的诊治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充分体现疑难急危重症救治“国家队”实力。医院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运行良好,构建了由162家分级诊疗合作单位和50个专科联盟组成的医疗联合体,区域输出成效显著。   医院打造了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体系。打造贯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一体化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39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31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技一等奖、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近5年累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6项。2023年新增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达到38个。2023年获国家重大重点类科研项目17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项,在全国医疗机构中位居前列。零磁医学功能成像装备、中子精准肿瘤治疗装置(中子刀)等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已进入设备验证阶段。   医院打造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体系。临床医学专业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行列(全国共12所),ESI排名跻身世界前0.63‰,为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进一步夯实基础。承担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从本科到博士的教学任务,设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所有二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获教育部批准,自主设置全国首个“零磁医学”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在岗博导162人、硕导499人。近十年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1本,主办《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腹腔镜外科杂志》等多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医院是我国最早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单位之一,是国家首批24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之一、国家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拥有住培专业基地31个,专培试点专业基地10个,国家级住培骨干师资培训专业基地16个,国家住培重点专业基地5个。建有国内先进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搭建全过程、全周期、全链条的临床技能培训管理体系,年培训量约3.6万人次。   医院打造了高质量的学科体系和人才队伍。医院现有职工6892人,临床医技科室6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包括建设项目)28个,重点专科集群达到国内一流。始终坚持“人才兴院”战略,形成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态。2023年新增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4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2人,泰山学者112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3人。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人数突破200人。
公司地址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文化西路107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