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分享
高等教育单位
认证单位
2
在招职位
单位简介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组建于1998年,学院的变革和发展可追溯到1954年,是一个具有较长历史而又蓬勃发展的学科型实体学院。学院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光学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验中心、光电专业实验室和8个研究团队。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及后备人选11人、省、市突出贡献专家3人;学院现有正高级职称35人、副高级职称4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55人;8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和学术交流的经历。学院已经构建了一支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学术梯队和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研究领域涉及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物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形成了以激光微纳工程、应用电磁、三维传感与机器视觉、图像、通信、信息显示和智能控制等七大研究团队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 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光学工程、光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无线电物理);专业博士招生领域1个(电子信息);硕士点8个(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电物理、智能信息系统、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1个。学院现有博、硕士研究生900余人。 近年来,学院依托无线能量传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光学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强激光及相关技术、无线能量传输、复杂系统电磁兼容、通信抗干扰等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近五年,学院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0多项,横向项目270多项,有1200多篇论文被SCI、EI检索,授权发明专利139项。在高功率固体激光、微波化学、结构照明型三维成像理论与应用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20多项。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现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00余人。近年来,学院在本科教学教改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国家级教改立项2项,省部级教改立项 5项,校级教改立项21项。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1篇;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学院建立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拥有四川省精品课程 2门,出版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教材9部。学院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课程比例达85%,全过程考核课程比例达 100%。获得各类教学奖励30多项,如“唐立新教学奖”、“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卓越教学奖”、“星火校友奖教金”、校级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科研服务先进个人”、“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先进个人、“十佳关爱学生教师奖”、 “十佳教师公共服务奖”、 “十佳辅导员奖”等,还连续四次荣获“德渥群芳”标兵团队。 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建立了系统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创新能力培养五大平台。通过在学生自主管理的电子科技园、本科生创新实验室的锻炼和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培养了一大批思维活跃、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取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等各种奖励80多项。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学院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与法国图卢兹大学LAPLACE实验室合作,共同建立了中法微波能应用联合实验室;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建立了“中英高级通信与信号处理技术联合实验室”;与英国桑德兰大学建立了“中英数据科学研究与创新联合实验室”;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新加坡、意大利、挪威、韩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公司地址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西北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电子信息学院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