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and Frontier Sciences,简称 IFFS)成立于2014年6月,是电子科技大学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整体基础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而特别筹建的“学术特区”。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在基础与前沿研究方面的重要“基地”和“示范”,研究院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与前沿学术高地为目标,紧密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一级学科的共性基础理论和前沿交叉领域开展研究。
基础院汇聚了来自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的海内外50余位高层次人才组成的高水平国际化研究队伍,组建了40余个高水平研究团队,围绕非经典信息科学、跨尺度物质科学和泛智能生命科学三大方向,成立了量子信息研究中心、集成光子研究中心、碳中和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生命医学交叉研究中心。建成了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量子物理与光量子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和1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四川省天府友谊奖、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奖、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科学探索奖、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提名奖、德国洪堡基金会贝塞尔研究奖等奖项。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开展原创探索研究,不断产出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代表性原创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Nature,Science,Nature Physics,Nature Materials,Nature Photonics,Nature Catalysis,Nature Electronic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成为高端学术成果和原始创新能力的发源地。
研究院特色:
⟡ 国际接轨管理模式:独立PI制+长周期国际同行学术评估体系(迅速组队科研)
⟡ 国际化师资队伍(现有师资90%以上具有海外科研经历)
⟡ 国际化、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和平台(国家、地方平台支持)
⟡ 完善的软硬条件支持(政策支持+专家团队指导),助力青年学者全面发展
⟡ 国际化学术氛围和自由的学术发展空间
招聘方向:
⟡ 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
量子互联网,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多体量子物理, 量子信息理论, 量子器件
⟡ 集成光子
纳米光子学,能源光子学,等离激元光子学,光物质相互作用,光电子学,薄膜光电材料与器件
⟡ 碳中和
太阳能转化与存储,环境与能源催化,智能传感与环境技术,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化
⟡ 人工智能
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复杂网络,粒计算,云计算,信息融合,脑网络分析,图神经网络,网络信息挖掘,量子机器学习, 计算数学,偏微分方程,深度学习
⟡ 新材料
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材料表面工程,动态软物质材料,纳米材料,低维材料,自适应材料,单晶材料
⟡ 生物医学
前沿生物物理学,单分子/单细胞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细菌行为学,生物信息,生物医用材料,分子流行病学,统计遗传学
学校支持: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是“K9联盟”成员;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拥有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及学术环境。作为全国知名高校,学校人工智能学科全球排名8,数学学科全球排名18,物理化学、光学学科全球排名23(数据来源 US.News)。学校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全球排名前1‰,物理学学科进入国际ESI全球排名前3.04‰,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校拥有超5000亩生态校园,2.5亿元新建六号科研实验楼,优先保障公用房和科研空间。同时,为人才提供高标准、高品质、高重点率的附幼、附小、附中一条龙优质教育资源及全国顶尖三甲医院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医疗服务保障等一流生活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