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前身是英籍埃及人巴阿美(A Fahmy)1888年创办的漳州福音医院。1931年医院更名为漳州协和医院,与“协和医院”关系源远流长,1935年漳州协和医院开办漳州协和医院护士学校。之后又先后更名为福建省第六专区人民医院、龙溪专区医院、龙溪地区医院,1986年更改为漳州市医院。
如今漳州市医院已是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非行政隶属附属医院,担负着漳州地区520多万群众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任务。在福建省2020年和2021年医院评价结果中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结果,医院在全国排名分别为2018年162位、2019年121位到2020年82位,2021年149位,在“医疗质量、运营效率”等维度有了突破性进展,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实“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客观反映了医院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
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发展方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医院全面发展。2022年,漳州市医院门急诊量 227 万人次,同比增长 3.6%;出院 15.05 万余人次,同比增长 7.4%;核酸愿检尽检人次73.36万人次,同比增长166.37%,核酸应检尽检人次(大规模筛查)1437.12万人次,同比上年125万人次增长11.5倍;病房开展各类手术 5.9万台次,同比增长 11.5%;病床使用率 91.65%,平均住院日从2017年8.96天、2018年8.38天、2019年8.04天、2020年7.44天、2021年7.16天,下降到2022年6.86天。
漳州市医院目前有3个院区(总部院区、芗城院区、龙文院区)2个分院(朝阳分院、古雷分院),托管2家医院(诏安县总医院、漳州市第五医院)。总占地面积475余亩,总建筑面积53万余平方米,按照 “一院多区、各有重点、协同发展”进行规划建设,不断优化各院区功能定位。
【高新院区】高新院区定位为区域医疗中心,是医院的医疗主体,总建筑面积31.1万平方米,总投资40.2亿元,开放床位2000张,建设有门诊医技楼、住院楼、急诊楼、健康管理中心、行政科研楼、后勤保障中心等,该院区于2022年10月28日正式开诊运行。主要发展高、新医疗技术,按照部位专科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进行打造,设有脑科中心、海峡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心血管病中心、呼吸与胸部疾病中心、器官移植中心、消化与腹部疾病中心、肿瘤中心、急诊医学中心(胸痛、卒中和创伤中心)以及骨科和妇科等。配置33间手术室,含现代化高科技“手术航母”:高端3T、75CM大孔径术中磁共振、滑轨CT、2间复合手术室、手术机器人、3D手术显微镜及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等。还有高端回旋及治疗加速器、PET-CT、PET-MR等先进设备,开展脑科、心脏大血管和器官移植等高难度手术,重点提升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同时,医院管理部门的重心也将转移到总部院区,全力为群众提供“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站式服务”。
【芗城院区】芗城院区作为医院的科研、教学中心,继续开放门诊和住院业务,以慢病治疗为主,总部院区全面启用之后,该院区开放床位从2500张缩减至1500张,手术室34间,进一步改善住院条件,为百姓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重点落实“一老”的健康服务保障,增加干部保健病房和特需病房床位,增设医养结合病房,迁回康复医学科,大力推动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中心的发展。
【龙文院区】龙文院区定位为产科、儿科专科院区,重点保障“一少”的医疗需求,配置床位560张,手术室8间,设有危重新生儿和危重儿童救护中心、危重孕产妇中心、产后康复中心、小儿外科、儿童健康管理、生殖医学科、信息化血透中心等,接收来自全市各县区的产、儿疑难危急重症的患者,依托总院的平台和雄厚的医疗技术力量,有力保障产、儿患者的医疗安全。重点发展医学遗传中心,开展第三代辅助生殖技术,推进海峡医学遗传一体化联盟建设。把出生缺陷防治与产前诊断科、生殖医学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整形科、儿普通外科及心外科、儿童生长发育科、儿童康复科纳入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管理体系,为落实国家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保障儿童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朝阳分院】朝阳分院是漳州市传染病定点专科医院,现开放床位80张,手术室1间,在建住院大楼增加300张床位,进一步提升传染病收治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坚持平战结合,保障传染病医院的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