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宁波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于“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务实高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建设的新型高水平研究机构。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引领航空航天科技进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宁波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3月签订合作协议,基于“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务实高效、共同发展”原则,共同建设新型高水平研究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同时挂北航宁波研究生院、北航宁波国际交流中心两块牌子),同年6月正式落户宁波梅山。研究院围绕宁波“246”万干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在6位院士和1位长江学者的带领下,启动6个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
学科建设
成立以来,研究院依托北航雄厚的科研及学术积累,瞄准航空、航天、高端智能制造、医工交叉等领域的高精尖技术难题,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孕育高新技术成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撑优势学科发展,服务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师资队伍
1、高端工模具及关键机械传动件增材制造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现有专职科研队伍10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防卓越青年1人,中科协青年托举人才1人,国家博新计划1人。2、航空发动机材料和轻质结构功能材料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现有专职科研队伍50余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长江学者4人、杰青4人、教授14人,副教授和青年教师17人,专职研发人员20余人。3、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现有科研队伍3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专家1人,长江学者2人,杰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青年长江2人,优青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4、高精尖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现有专职科研队伍3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专家1人,长江学者3人,杰青4人,万人计划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人,其他高级职称10余人。5、精密仪器与磁悬浮机电装备创新
研究中心
中心现有专职科研队伍6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杰青”3人、“优青”4人,其他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6、先进机载机电与飞控系统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现有专职科研队伍30余人。包括长江学者3人,杰青1人,卓青1人,万人青年拔尖1人。
科研成果
1、高端工模具及关键机械传动件增材制造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3项。2、航空发动机材料和轻质结构功能材料创新研究中心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3、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4、高精尖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中心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奖及省部级奖 10 余项。5、精密仪器与磁悬浮机电装备创新研究中心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金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5项。6、先进机载机电与飞控系统创新研究中心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