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分享
医疗卫生单位
认证单位
64
在招职位
单位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国家卫健委直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优秀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获批准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二批重点建设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单位,目前输出建设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院。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院本部(含岭南医院)拥有在职员工497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474人,高级职称人员733人。医院目前拥有天河院区、萝岗院区(岭南医院)、粤东院区、肇庆院区四个院区。天河院区与萝岗院区位于广州。天河院区开放床位约2000张,日均门急诊量超过14000人次;萝岗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目前一期开放床位661张,日均门急诊量约4000人次;位于梅州的粤东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现开放床位800余张,2018年被确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四批重点建设医院,2023年获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肇庆的肇庆院区于2021年10月投入运营,规划床位数1800张,2022年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拥有普通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肾病内科、耳鼻咽喉科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临床护理、器官移植科、骨科、康复医学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麻醉科、消化内科、临床影像等1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3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以及9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聚力三大学科群(肝病、脑病、免疫性疾病)、三大平台(干细胞、纳米、大数据)、一个标准(5G赋能多院区运营模式),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已形成看肝病、看脑病、看疑难杂症到中山三院的良好口碑。肝脏病学科是医院的龙头学科,目前已形成包含肝脏内科、肝脏外科、重症监护、麻醉科、肝脏影像与介入治疗、肝病实验室等多学科综合诊疗和临床科研的强势学科群,在重型肝炎救治、肝癌早期诊断、肝癌微创治疗、成人活体肝移植、儿童劈离式肝移植、器官移植麻醉、肝移植围手术期影像评估等急难重症中的诊治水平全国领先。脑病学科是医院快速崛起的特色学科群,涵盖儿童行为发育科、心理科、脊柱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康复科等学科,其中儿童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脊柱外科微创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吞咽及认知功能康复等在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享有盛誉。结合在脑病诊治领域形成的优势和特色,医院成立了广东省首个“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并获批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力争建成国家级区域性脑病基础研究中心和脑科学转化医学大平台。免疫性疾病学科群汇集变态反应(过敏)、代谢免疫、神经免疫、移植免疫、临床免疫学等特色优势,致力于建设全国最好的中西医多学科诊疗平台。内分泌科、风湿科、泌尿外科、超声科、皮肤科等优势学科积极探索医疗新技术,在糖尿病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精准诊疗、前列腺癌微创治疗、肿瘤消融治疗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院注重发展医学前沿技术,生物治疗中心成为国内第一批获批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在多项干细胞临床治疗中均取得重要突破。 作为中山大学医学部的主要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拥有临床医学硕士点51个,博士点4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医院是广东省住培普通师资培训指导单位,设有25个国家住院医师培训专业基地(其中1个国家级专科示范基地,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基地,2个国家级住培骨干师资培训基地,3个省级重点专业基地,8个省级住培骨干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培训专业基地),硕士生导师385人(不含兼职导师),博士生导师152人(不含兼职导师),承担了多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以及全国各地进修生的培养任务。《传染病学》是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广东省精品课程、广东省教学团队;《性与生殖健康》是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内科学》《远离传染病》是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外科学》是省级精品视频共享课;《精神病学》《皮肤性病学》《康复医学》《诊断学》《妇产科学》《性医学》《外科学》《内科学》是中山大学精品课程。
公司地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西门)石牌街道天河路600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天河院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