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缘水而生、依水而建、因水而兴。
学院始于1978年的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系,历经水建系、建筑工程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建筑工程系、土木学院、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变迁。2010年1月,三峡大学院系学科调整,由水利工程、力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合并组建水利与环境学院,逐步形成“厚德、笃学、求实、创新”院训。
学院下设水电工程系、水利工程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工程管理系、环境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和水利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系部(中心)。
【队伍建设】
千秋基业,人才为重。
学院现有教职工207人,其中专任教师155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36人,副高职称65人,讲师51人,在站博士后13人,实验人员12人,专任教师博士率近90%。聘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3人。
拥有“湖北名师工作室”1个,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拥有国家级人才7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人;省级专家4人,省部级人才20余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水利工程组)成员1人,全国水利高等院校水利类专业带头人1人。
【本科教育】
高等教育,以本为本。
学院现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管理、环境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工程造价、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智慧水利等8个本科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2003年获批湖北省品牌专业,2007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2013年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协同育人计划专业,2014年首次通过教育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再次通过教育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工程管理(含工程造价):源于1984年原水电部部属院校-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1988年在水电行业内率先开办工程概预算专业;1998年更名为工程管理专业。2007年确定为立项建设的省级品牌专业;2010年确定为立项建设的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2017、2023年连续三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初评和复评;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12年入选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018年首次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农业水利工程:2017年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协同育人计划专业,2020年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环境工程:2012 年获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019 年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智慧水利:2023年获批设立本科新专业。
省级以上教学团队(基层组织):水利水电工程(2010)、水利水电工程(2019)、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20)3个教学团队获批湖北省级教学团队。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研室(2019)、工程管理教研室(2021)、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教研室(2022)3个基层教学组织获批湖北省优秀基层组织。
教学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和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土木与水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研究生教育】
学院现有博导61人,硕导118人。
拥有水利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工程管理、资源与环境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在水利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渠道。
【学科建设】
高校发展,学科优先。
拥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3个一级学科。1998年水利工程学科进入国家“211”计划重点建设学科行列,2001、2006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水利工程学科分别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015年水利工程为主干学科获批水科学与工程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018年水利工程学科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22年水利工程学科入选湖北省“一流学科”培育学科。水利工程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