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中国电子学会(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CIE) 是由电子信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愿结成、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学会成立于1962年,2016年7月学会成功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截至2019年1月,学会拥有个人会员10万余人,团体会员600多个,专业分会47个,专家委员会16个,工作委员会9个,编委会1个。
发展历史
筹建时期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编制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远景规划”的鼓舞下,中国电子通信事业的老前辈王诤、王子纲、刘寅、朱物华、蔡金涛、马大猷、卢宗澄、王士光、孙俊人、罗沛霖等倡议,经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同意,于6月9日成立了中国电子学会筹备委员会。
1961年11月1日,中国电子学会筹备委员会制订了召开学会成立大会及学术报告会的工作计划,报国务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批。
1962年4月10日,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制订了《中国电子学会章程》,建立了工作机构和分支机构,宣告中国电子学会正式成立;4月15日召开的中国电子学会第一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上,决定设立电真空器件、半导体器件、无线电元件、测量与计量、电子线路、微波技术、天线电波、信息论、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水声、超声、电子计算机、无线电制造工艺、化学与物理电源等17个专业委员会,后来撤消了水声专业委员会;6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复同意《中国电子学会章程》。
建设时期
1964年6月30日,经中国电子学会第一届第五次常务理事会议批准,成立了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委员会;9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出文,同意刻制中国电子学会所属17个专业委员会印章。
1980年2月21日,召开会议,研究中国电子学会办事机构的设置问题。会议决定,独立设置中国电子学会办事机构,名称为中国电子学会办公室,按照部属在京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会后由部办公厅行文报国务院申请编制;3月27日,第四机械工业部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中国电子学会建制的请示”。该文同时抄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6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出“关于中国电子学会人员编制的函”给国务院编制委员会;7月14日,国务院编制委员会发出“关于中国电子学会人员编制的通知”,批准中国电子学会办公室为第四机械工业部的事业单位;10月14日,第四机械工业部发出“关于中国电子学会办公室建制的通知”。
1982年,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科委、外交部会签同意,中国电子学会作为团体会员参加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会费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代为交纳。
1992年,起就开始组织青年学术会议,并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
2016年7月,中国电子学会成功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2021年12月3日,中国电子学会入选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拟支持金额为270万元。
2021年12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机构设置
最高权力机构
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一)制定和修改章程;(二)选举和罢免理事和监事;(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四)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五)决定终止事宜;(六)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执行机构
学会设立理事会。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学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职权是:(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聘任和解聘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六)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八)领导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审定重要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定;(九)根据需要聘请学会顾问,决定授予荣誉称号或名誉称号;(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监督机构
学会设立监事会,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监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学会工作进行监督。
监事会的职权是: (一)列席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并对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建议; (二)对理事、常务理事、负责人执行学会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严重违反学会章程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决议的人员提出罢免建议;(三)检查学会的财务报告,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监事会的工作和提出提案;(四)对负责人、理事、常务理事、财务管理人员损害学会利益的行为,要求其及时予以纠正; (五)向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学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六)决定其他应由监事会审议的事项。
组织成员
会员定义
学会会员包括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又分为学生会员、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和会士。
会员的基本条件:(一)拥护学会的章程;(二)愿意加入学会,积极参加学会活动;(三)在学会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水平和影响。
具体条件如下:(1)学生会员:研究生、大学本科三年级以上成绩优良的学生。学生会员从学校毕业后即失去学生会员资格。(2)普通会员:已获得工程师、讲师、助理研究员以上职称,或具有相当上述水平的电子信息科技人员。(3)高级会员:已获得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或具有相当上述水平的电子信息科技人员。(4)会士:具有三年以上高级会员会龄,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中成绩卓著,学术上有较深造诣,或在电子信息科研、生产、教育和管理方面有重大贡献者。(5)单位会员:热心参与并积极支持学会工作,具有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电子信息科研、生产、教学、服务和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依法成立的有关科技团体。
会员义务和权利
会员享有以下权利:(一)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二)参加学会的活动;(三)获得学会服务的优先权;(四)对学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五)退会自由。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学会《章程》,执行学会的决议;(二)维护学会的合法权益;(三)完成学会交办的工作;(四)向学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五)按规定交纳会费。
业务资产
业务范围
学会围绕电子信息科技领域开展以下业务活动:(一)开展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二)依照有关规定经批准或委托评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技术人员技术资格;(三)普及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四)依照有关规定编辑出版电子信息科技书刊;(五)开展咨询服务受政府部门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学科发展需要举办科技展览;,(六)依照有关规定组织研究制定和推广电子信息技术标准;(七)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或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和技术评价相关工作,开展“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评选;(八)发现、培养和举荐人才。
资产管理
学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和社会资助;(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和服务的收入;(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活动交流
中国云计算大会
中国云计算大会每年举办一届,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承办,是中国国内外云计算大数据领域权威性最高、规模最大、行业影响力最强的盛会之一。
中国物联网大会
中国物联网大会是中国电子学会重要品牌学术会议,为业内专业权威性最高、规模最大、媒体关注度最高、最具行业影响力的全球性物联网行业盛会。
全国电子战大会
2022年4月,为推动电子战领域学术交流、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促进电子对抗相关领域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中国电子学会将于5月14-15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第五届全国电子战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大会包括开幕式、主论坛、专题论坛和技术成果展示四个板块。
报刊资源
《电子学报》是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刊物, 刊登电子与信息科学及相邻领域的原始科研成果,设有:学术论文,科研通信,综述评论等栏目;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国家期刊奖,并得到2000年、2004年及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支持;被世界主要检索系统美国工程索引、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INSPEC、日本科技文献快报等收录;国内重要的检索工具如《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中国电子科学文摘》《中国科学文摘》《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均收录《电子学报》。
《电子学报(英文)》(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是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被SCI,EI,CA, Scopus,SA, Pж(AJ)等索引收录;刊载研究成果涵盖了计算机与微电子学、信号处理、通信技术、微波与电子系统工程等诸多方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重点刊载以电子测量与仪器领域的科研新成果,发展新趋势,理论研究的新方法,新型器件的应用,新技术的推广等为核心内容的学术论文;2009-2019年被中国科协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1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该刊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信号处理》是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并被以下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收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史蒂芬斯数据库(EBSCO host)、英国INSPEC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电波科学学报》是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1995年进入美国EI Page One,2004年进入美国EI Compendex数据库,同年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2007、2011、2014、2017、2020年连续6次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还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AD)、SCOPU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数据出版平台收录,是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微波学报》是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收录。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的学术刊物,为中文核心期刊(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荷兰Scopus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INSPEC数据库收录;并是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计算机应用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电子科技文摘(光盘版)等多种国内外检索刊物列为统计源。
《电子世界》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为应用型技术类杂志,内容覆盖计算机、电工技术、无线电技术、电子元件、电路设计等诸多方面;栏目设置包括资讯、动态、前沿、新体验、探索与观察、技术交流等。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CNKI全文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龙源国际期刊网收录期刊。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刊载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学科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发现、新思维以及新进展。
《半导体学报》是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电子元件与材料》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国营第715厂、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共同主办;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INSPEC、日本JST China数据库、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等各大媒体收录。
《软件》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国电子学会、天津市电子学会,为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期刊登载内容为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被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