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2024年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屈良鹄教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院士和陈梦洁教授实验室接受博士后科研训练。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RNA组学和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开发新的计算分析方法解析新型RNA分子和修饰以及它们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的调控机制。截至目前,已在Nature Biotechnology(3篇)、Genome Biology、Molecular Cell和Nucleic Acid Research等国际著名期刊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部分研究论文被Nature Cell Biology、Trends in Genetics、Nature Genetics和Molecular Cell等杂志作为研究亮点进行评述。其中6篇研究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6000次。以共同发明人授权/申请专利1项。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一)RNA修饰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二)RNA组学和基因组学计算分析工具和平台的开发
(二)RNA相关高通量测序数据的整合分析与挖掘,探索RNA如何参与遗传信息的表达调控及其功能验证
课题组所在单位简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创建于1835年,坐落于南国花城广州美丽的珠江之畔,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西医医院、中国西医学教育的摇篮、中山大学医科的发祥地,也是伟人孙中山先生学医及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百年传承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并正建成拥有“一体两翼”院区布局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医院。多院区良性发展格局的形成,将为医院跨越式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掀开医院发展历程上崭新的一页。
近年来,医院坚持研究型医院的建院目标,获评4个国家级平台,17个省部级平台,9个厅局市级平台
,现拥有“长非编码RNA与重大疾病”国家级示范型国际合作基地、粤港澳RNA医学联合实验室和RNA医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基地。医院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现有仪器设备数量超1040台套,总价值过亿,并建设完善了核酸检测分析、细胞分选分析、细胞高分辨成像分析、质谱检测分析和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等设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