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条件:工作地点: 上海浦东新区 生物传感与类器官芯片创新研究院
1.具有生物工程、生命科学、机械、电子、材料学、光学、生物信息、工程学等相关专业研究背景,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及微流控器件研发经历优先;
2.具有出色的英文文献阅读总结、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发表在JCR分区Q1/Q2或中科院分区1区/2区SCI论文1篇及以上;
3.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工资待遇:
1.入选者根据复旦大学有关规定,以较高待遇标准执行。
2.入选市级及以上博士后人才计划者,将按国家及医院相关规定享受待遇。
3.同时,依托生物与分子智造科学自动化装置、大型仪器平台提供卓越的工作环境,可协助提高科研成绩,在站期间提供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
4.提供各类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工会福利;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助理研究员有编制。
合作导师:
毛红菊,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二级研究员,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兼职PI,海军军医大学客座教授,利兹大学访问研究员,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系统三八红旗手;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检验检测领域专家,中国微米纳米学会微纳流控分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检验工程分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呼吸物联网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委会委员,长三角基因检测联盟理事,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近年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等。主要从事微流控芯片及微纳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医药和健康监测方面的研究包括重大疾病早期检测,器官芯片及可穿戴柔性传感器等。负责研发的丙型分型试剂盒获得了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在临床上得到较好的应用;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重点项目等30余项重要课题研究;近年来在本领域主流期刊及国内外会议发表文章100余篇;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或授权专利70余项,参编中英文专著及教材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