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理聘网-职位详情页,科研助理

科研助理
9-10K/月
投简历
聊一聊
地点图标 蚌埠
工作经验图标 经验不限
教育经历图标 硕士
职位描述
基础医学
生物学
尽快入职
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成立于2023年,2024年3月,蚌埠医科大学与范先群院士正式签署建设合作协议,安徽省首个医学类院士工作站落户我校。EYE-X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席科学家范先群担任院长,周慧芳教授担任执行院长,聚焦“疑难眼科疾病攻坚”,围绕眼科学及相关慢性疾病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现因工作需要,研究院各课题组面向社会招聘科研助理,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招聘岗位: 根据工作需要,EYE-X研究院以编外项目聘用制方式招聘科研助理4名(每个课题组1名)。 岗位职责: 1.协助项目组进行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2.协助项目组完成课题组日常运行和管理。 应聘条件 招聘对象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年龄要求:30周岁以下(199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6.学历(位)要求:研究生(硕士); 7.专业要求: (1)李名森课题组 • 近三年内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毕业并获得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 • 掌握常规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动物实验等实验技术,具体生物信息学分析经验都优先; • 工作态度认真,有责任心,主动性强,学习能力强,善于沟通,有团队协作精神,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实验动手能力; • 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能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软件,能够辅助课题组完成生物学实验和常规数据分析。 (2)杨勇兵课题组 • 近三年内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毕业并获得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 • 能够辅助课题组完成生物学实验和常规数据分析;动物实验技能良好;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基础者优先; • 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勤奋上进,细心踏实,责任心强,工作认真; • 具有较好的英文阅读写作水平和科研思维,能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软件。 (3)龙学辉课题组 • 近三年内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毕业并获得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 • 具有生物信息学分析经验者优先,熟练掌握bulk RNA-seq、scRNA-seq、ATAC-seq等测序数据分析;熟练掌握基础医学重要实验技能,包括WB、qPCR、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细胞培养、小鼠造模等;具备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能使用GraphPad Prism、ImageJ等软件者; • 对科研工作有热情;责任心强,工作勤奋努力,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 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能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软件。 (4)岳威课题组 • 近三年内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毕业并获得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 • 动物实验技能良好;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基础者优先; • 勤奋上进,细心踏实,责任心强,工作认真,具有较好的英文阅读写作水平和科研思维; • 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能够辅助课题组完成生物学实验和常规数据分析。 课题组简介 1.李名森课题组 李名森博士,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高层次引进人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0年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得基础医学博士学位,而后获聘中山大学副研究员。目前全职加入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组建实验室,研究主要聚集角膜干细胞再生医学和免疫性眼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新策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3篇)、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8篇。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安徽省青年科学基金A类(原杰青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本课题组拥有独立宽敞的实验空间和完善的实验设备,经费充足: 研究方向 • 利用临床病理组织和动物疾病模型,探究免疫微环境影响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和特性的分子机理。 • 神经-角膜缘干细胞互作调控角膜再生。 • 利用单细胞转录组、空间转录组,空间蛋白质组、表观基因组、代谢组等多组学,将生物信息学与实验相结合,探究感染性眼病的致病机理及干预治疗。 • 开发利用基因治疗、抗体靶向治疗和新型生物纳米材料等前沿技术治疗眼表疾病的新策略。 2.杨勇兵课题组 杨勇兵,免疫学博士,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高层次引进人才,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系。2024年底全职加入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组建独立实验室,主要从事炎症性疾病下CD8 T细胞和巨噬细胞作用和调节机制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ell Biology, Advanced Science, Cell Reports,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Cell Death &Disease等一区TOP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无锡市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 研究方向 • 线粒体代谢调节T细胞、巨噬细胞分化和抗肿瘤作用。 • 细胞焦亡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 • 消化道相关疾病免疫学靶点筛查及作用机制研究。 • 天然产物靶点、代谢及表观调节药物对炎症性疾病(包括肿瘤)治疗作用及免疫学调节机制探究。 3.龙学辉课题组 龙学辉,免疫学博士,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高层次引进人才,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22年于南京医科大学获得免疫学医学博士学位。2024年9月全职加入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组建实验室。长期致力于T淋巴细胞亚群(尤其是调节性T细胞Treg和滤泡辅助T细胞Tfh)分化与功能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近5年研究成果以第一(含共同)作者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2024),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22),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2020)等杂志。 研究方向 整合自身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肿瘤免疫研究领域的经验,深入开展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肿瘤T细胞应答的表观遗传调控分子机制研究,以期能够筛选并鉴定出一批全新的表观遗传调控靶点、与临床专家合作设计新型治疗干预方案,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4.岳威课题组 岳威,博士,副研究员,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本科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女性生育力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并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博士后研究。2024年8月全职加入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建立独立课题组,致力于DNA损伤与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EBioMedicine》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研究方向 • DNA损伤修复缺陷与肿瘤发生:聚焦BRCA1/2、HR通路等关键基因的突变与功能障碍,研究其在卵巢癌和眼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 化疗与DNA损伤修复互作机制:探索铂类药物、PARP抑制剂等诱导的DNA损伤响应,解析肿瘤化疗敏感性差异与耐药机制。 • DNA修复相关肿瘤标志物:挖掘DNA修复缺陷特征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用于预测治疗反应和预后,推动精准治疗。 • 靶向DNA修复的治疗策略:开发PARP抑制剂联合疗法、ATR/CHK1抑制剂等DDR靶向药物,优化合成致死策略的应用。
工作地点
蚌埠医科大学龙子湖校区
蚌埠医科大学
地点图标地点圆形图片
相似职位
安全提示图标 理聘安全提示
求职中如遇到招聘方扣押证件、要求提供担保或收取财务、强迫入股或集资、收取不正当利益或其他违法情形,提高警惕并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