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条件:
1.应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在相关研究领域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有较好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
2.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且需满足以下条件和要求之一:国内取得博士学位者,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国外取得博士学位者,目前仍在国外或2024年1月以后回国。
3.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或获得了重要的研究结果。
专业需求及应聘条件:
1.岗位1-盐碱地节水改良机理与技术研究方向:农田水利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学、土壤物理学等相关专业;从事灌排农田水利、土壤水盐过程模拟、盐碱地培肥改土等方面工作者优先。
2.岗位2-边际土地生态过程与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方向:农学、遗传学、生物学、地理信息学、草学等相关专业;在牧草(尤其苜蓿)、盐碱地、沙荒地、寒旱区等方面,具有大田试验经验者优先。
3.岗位3-植物水碳耦合与环境互馈机制研究方向:农业水土工程/农田水利、农业水文/生态水文学、农业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熟悉智慧农业节水技术、农业水文水资源与作物模型模拟等研究经验者优先。
4.岗位4-特色农作物功能基因组学与种质创新研究方向:作物群体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等相关专业;拟利用458份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谷子群体,发掘抗旱、耐盐碱、耐贫瘠等重要功能基因、揭示作物耐逆适生的分子机制,具有作物育种及群体构建经验、从事过作物群体遗传学研究者优先。
5.岗位5-山地生态水文过程及调控机制研究方向:水文学、水文地质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相关专业;从事过山地生态水文与岩土水文等研究者优先,特别是在山区岩土渗透特性、非饱和带渗流理论、降雨-入渗-地下水相互作用机制等领域,兼具孔隙尺度岩土介质传输机理、裂隙网络水动力学、土壤-基岩界面水文学过程及生态水文系统岩土响应机制等基础研究积累者更佳。
6.岗位6-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方向: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如未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中国科学院一区SCI论文或获得重要的研究结果,则需要参与过重要软件撰写。
7.岗位7-水与物质循环&实验模拟研究方向:农学、生态学、水文与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在数值模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方面有研究经验和编程计算能力者优先;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水土环境治理方向有研究经验者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