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平台: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哈工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主要聚焦肿瘤耐药分子机制研究,为高效抗癌建立预测肿瘤患者治疗响应程度的分子标志物以及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团队情况:癌基因功能研究领域核心成员含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教授1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后2人;曾发表的高水平SCI论文40篇、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近30项、获得的重要科技奖励及荣誉、获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
研究成果、产品:揭示了肿瘤细胞具备高抗氧化特性导致肿瘤耐药的分子机制(Cancer Cell 2017),该成果被选为Featured article,国际同行John Hayes教授撰写同期评论予以高度评价;被工信部以及哈工大等多家单位和媒体报道;阐明了DNA损伤应答关键调控因子的活性调控机制(J Bio Chem 2020, PLos Biol 2020);明确了肿瘤细胞耐受低氧应激,促进低氧诱导因子合成的分子机制(Cell Death Differ 2019;Oncogene 2019;Cell Death Dis 2016),其中发表在Cell Death Differ的论文被CDDpress选为最具前沿性、创新性和国际性的Monthly Top Picks。发现了癌基因通过调控钙稳态影响肿瘤耐药的分子机制(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2),以及肿瘤转移分子机制(Molecular therapy 2022)。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对肿瘤细胞耐受应激机制的深入理解,还为靶向细胞稳态,逆转耐药提供了重要分子靶点,并为靶点药物的设计奠定了分子基础。
科研条件:郑研院及校本部实验平台具备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建立了影像分析平台、质谱分析平台、实验动物平台、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平台在内的一流科研平台;
建设目标或发展愿景:目标建设成国际一流的肿瘤转移与耐药的科学研究机构,成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