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空间充足。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96年5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和南宁-五象校区(在建)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
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本科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来华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教育部批准具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2020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的高校,是广西唯一一所跻身省部共建高校的医科大学。2021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的三所高校之一。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入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0强。2024年,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第21名、中国大学参考排名第160名。
教育教学机构完善,实践基地齐全。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9个,建有实践教学基地189家,现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教学医院13所、实习医院19所。学校建有目前为止广西最大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平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并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等称号。
师资队伍素质高,生源质量好、来源广。学校现有教职工3671人,其中,专任教师2403人,具有博士学位1283人,占比53.39%;正高职称775人,占比32.25%;副高职称971人,占比40.40%;硕士生导师1713人,博士生导师402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75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1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名,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名,广西杰出人才1名,广西八桂学者11名,广西特聘专家10名,自治区优秀专家36名,“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3名,国家级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参加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二等奖4次、三等奖5次。学校现有在校各类学生5958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8604人,研究生10050人(全日制研究生6241人、在职博士研究生1059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2750人),高职高专生7336人,中职生5869人,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生421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17301人。学生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32个国家。
培养体系完整,学科实力强劲。学校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覆盖医学学科和本科招生专业。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设有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及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6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ESI学科全球排名900位,居全球前1.4‰。
专业设置优化,建设成果丰硕。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2个,培养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临床医学(2011年)、护理学(2011年)、口腔医学(2015年)、药学(2022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23年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通过教育部第二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7个,一流本科专业学生数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比例超过80%。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