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软件工程学院创办于2020年6月,整建制位于珠海校区,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根本目标,形成鲜明的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特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四个面向”开展科学研究,致力于解决关键软件及技术问题。
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独立一级学科,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在多个领域进行重点学科布局,涵盖区块链、数据智能、分布式计算、工业软件等研究方向,强调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作为“深蓝”学科,着力打造软件可靠性生态服务平台,为学校“深海”、“深地”、“深空”学科提供行业共性支撑工具及平台。
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专业是2002年国家教育部新增专业,其学科渊源于中山大学在1979年创办的计算机科学系,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及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专业成为一个新的热门工科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中山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不断创新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工业软件、区块链、Web应用、云计算、分布式系统、物联网、移动应用、人工智能平台等,形成鲜明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特色。
主要专业课程:
工业软件、区块链、云计算、分布式系统、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移动应用开发、现代操作系统、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3D游戏编程与设计;
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
深造就业: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动手应用能力强,每年都有相当部分毕业生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
全球软件工程人才供不应求,就业领域广,发展前景好,就 业创业两相宜。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就职于国内外知名 IT 企业,或知名企业的研发部门,包括 IBM、谷歌、微软、华为、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四大国有银行等世界 500 强企业,分布于互联网、金融、证劵、通信、咨询等行业,推动了传统产业、行业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速融合,为中国制造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才智。此外,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也是吸纳毕业生的重要去向,涵盖税务、公检法、海关、财政等各部门。
标志性成果
学院科研团队主持多项国家、省部项目,共发表有影响力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数十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出版4本著作(2本为英文专著)、获专利成果100余项。
学院共建设6个学科专业特色实验室,与粤港澳高校共建区块链联盟,并与华为、腾讯、阿里等大型企业开展科研合作,与招联金融共同成立了“中山大学-招联数字金融联合研究中心”。
学者风采
学院师资优秀,目前拥有专任教师、专职科研人员、专业技术团队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研究团队平均年龄低于35岁)。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大部分教师由海外知名大学引进,年龄结构年轻化,所擅长领域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注重与海内外著名高校的交流合作,聘请专业领域著名院士、会士等作为校外导师。
品牌活动
学院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行全程导师制,开设软件工程基础课程外,还建立软件工程初、中、高三级实训课程群,开设十余门专业特色课程,课外开展博学论坛、笃行沙龙,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创新大赛,提升实践能力,切实践行“三全育人”要求,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