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分享
高等教育单位
认证单位
回复积极
2
在招职位
单位简介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是1978年创建的福州大学轻工业系。1994更名为生物与食品科学工程系,1997年引进海外资金(印尼华侨陈子兴博士捐赠600万元人民币)联合办学,创立侨兴轻工学院。随着学校学院制改革的深入,2004年,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正式成立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福大一代代生工人的接续努力下,44年来,学院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做好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大文章,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尤其是通过国家“211工程”、省部共建及“双一流”大学建设,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专业已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成为培养福建省乃至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以及政产学研紧密相结合的开发平台。累计培养各类人才7743名,其中研究生1703名,本、专科生6040余名。 学院现拥有1个福建省“双一流”重点学科:食品与生物工程;3个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你;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生物与医药;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生物与医药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 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专任教师84人,其中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省级以上人才20余人次,其中,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省级ABC人才21人,宝钢优秀教师3人,卢嘉锡优秀导师1人,旗山学者5人。高级职称教师54人,占比为64.3%;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2人,占比为97.6%;具有海外经历教师42人,占比为50%。拥有1个福建省食品与海洋生物资源基础与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此外,学院还聘请40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我院兼职(客座)教授,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09名:其中本科生706名,硕士研究生603名。现设3个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以及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智慧教室。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工程认证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示范专业和福建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教学团队、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入围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层次,在国内425所高校中排名24名;生物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生创新创业成绩斐然,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际级竞赛铜牌一项,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省部级多项。 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级平台——生物医药光动力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食品科学工程中心实验室、生物医药工程技术实验中心,1个省级创新服务平台——海洋生物高值高质化利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食品生物技术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海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酶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福州大学分室,2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食品生物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技术开发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制品与功能食品绿色制造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科研平台——福建省食品安全培训与科研基地、福建省医疗器械和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示范基地——鳗鲡生态精养技术模式的研究与示范基地,2017年福州大学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共建——福州大学孟超医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了6个校级科研机构——生物工程研究所、酶工程研究所、药物生物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天然产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所和应用基因组学研究所。 近五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科技项目300余项,以及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和企业技术转让项目70余项,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3项,科研总经费13000余万元。由我院牵头“生物医药新兴学科暨福州大学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列入福州大学新兴学科培育建设项目。
公司地址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西北门)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