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始建于1985年,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是原煤炭工业部直属唯一一所财经类普通本科院校,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校名,1998年学校管理体制由中央部委管理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山东省地方管理为主,2003年更为现名。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依山临海,钟灵毓秀,是一所以经济、管理、信息学科见长,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文明校园。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152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74人,博士663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山东省政府特殊津贴、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等省级人才50余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4人。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青创科技计划”团队15个、省级“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3个。
人才培养
学校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级创业教育示范校、山东唯一全国首批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单位、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现有17个二级院(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2000余人。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4门、省级一流课程3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省级一流教材9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3个、“省级专业特色学院”2个、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111计划)3项。获批山东省研究生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优秀基地各1个,山东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39项、山东省研究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项目47项,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教学案例库案例27篇,其中全国优秀案例4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获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全国青年创业先锋、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等荣誉,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获得国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2项,荣获“山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雏凤’巢”“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获批“山东高校就业创业研究院”。
学科专业
现有招生本科专业5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B级专业42个。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会计、电子信息、金融、应用统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税务、国际商务、社会工作、翻译、出版、工程管理、审计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应用经济学为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进入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排名进入全国前3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名进入全国前40%。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科学研究
近五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6项,其中2024年获批20项,数量名列全国高校第75位、山东省属高校第4位。2024年获批国家、山东省自科基金项目共计36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8项,近五年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励25项。在《管理世界》《中国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山东工商学院学报》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核心期刊(扩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