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培养的土木学子可以追溯到1956年的黑龙江省水利电力学院,是以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秉持人才强院、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依法治院的建院方略,坚持以本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拥有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和先进完备的教学、科研实验室,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优异。3000多名硕士和学士学位毕业生,遍布祖国四面八方,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成为活跃在全国土木和市政专业相关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科建设
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智能建造)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下设房屋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和工程管理四个专业方向。近年来,土木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两个专业一直依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一流专业进行建设,专业办学在上水平、追卓越过程中有了质的提升,2021年土木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术队伍精干。现有专任教师45名,其中:硕士生导师26人、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学位19人,教授7人、副教授17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53%。学院聘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企业专家在内的客座教授。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建设与发展,逐步扩大学院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学院与黑龙江路同创业投资集团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签署“建安实验班”合作培养协议,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建工集团、广联达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实力强劲的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学科平台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灾害监测与控制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土木水利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拥有黑龙江省村镇饮水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东北寒区土木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防灾减灾研究院、黑龙江大学数字建造与数字减灾产业学院、黑龙江省北方韧性城市研究院,学科凸显寒区土木工程技术、防灾减灾、城镇水安全特色。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注重学生工程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的能力,成为土木和市政工程领域的卓越人才。
科研成就
近年来,学院专任教师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0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参与多项重大实际工程的设计和研发,横向课题经费总额每年超千万,居全校前列。发表论文、出版学术著作、获得各级奖励以及专利授权的数量和层级逐年显著提高。
对外交流
学院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办学国际化规模。近年来,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国际会议,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芬兰进修访学。
素质培养
学院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积极组织开展以学术科技、文体竞技、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周培源力学竞赛、挑战杯、互联网+等省级和国家级竞赛中获奖。
就业前景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实施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全员就业工作格局,优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不断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学院先后与中建四局、中铁十四局、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中交三航局、中建新疆建工集团、黑龙江省龙建路桥、黑龙江省建工集团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每年有近百家建筑类、市政类企业进校招聘,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