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坐落于广州大学城校区,设有土木类(含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交通运输、测绘工程等八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并且通过了教育部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专业评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专业评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为广东省重点专业,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专业评估;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均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为广东省重点专业,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专业评估。
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系、城市公用设备系、道桥与交通运输系、工程管理系、测绘工程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工程力学研究所、实验中心、办公室等9个部门,建设有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交通运输等8个本科专业。学院具有“土木材料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测绘科学和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与水利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管理(MEM)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本科生2600余人,研究生400余人。
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项,各类项目立项经费8870余万元;获科技成果奖励17项,其中省部级科学技术奖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省级精品课程7项。
二、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49人,其中专任教师1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8人;教授24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72人,另聘有一批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另外,学院引进“百人计划”人才2人(教授),“青年百人计划”人才等高层次人才41人,优秀博士后15人。
三、科研设备与平台
学院具备良好的科研与教学支撑条件,建设有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12个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平台。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项,各类项目到校经费8157余万元;获科技成果奖励16项,其中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在线课程)1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
学院实验中心由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组成,主的实验室有结构工程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建筑设备实验室、给水排水工程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道路与桥梁工程实验室、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室、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建筑与土木工程CAD实验室等,实验实践教学资源丰富。
四、人才培养
学院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及项目规划、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应用型人才。2019年学院传统的“鲁班节”学术科技系列活动创新赛制,11项系列竞赛覆盖全院所有专业和创业活动,参赛学生覆盖达全院约65%,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激发创新思维,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五、国际交流
学院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赫尔大学、里兹大学、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六、学子风采
2020年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3项。学院学生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南方泵业杯”第四届全国“泵与泵站”知识竞赛一等奖;第十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建筑类团体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彰显我院学子卓越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