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百余年间,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踔厉奋发,薪火相传,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山东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规模宏大,实力雄厚。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现有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拥有在职教职工7493人(不含附属医院)。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1个,本科招生专业9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目前有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三校合并以来,新发展的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
师资队伍
学校汇聚了一批杰出人才,专任教师4530人,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双聘)1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0人、青年项目入选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6人。8位学者入选科睿唯安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科研平台
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2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6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部委级平台64个,另有大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共20项科研成果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著作论文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4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中,山东大学九项课题获准立项,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七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张澄教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是山东省医学界获此奖项的第一位学者。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中,山东大学43项课题获准立项,列全国高校第7位。获立项课题中,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30项,青年项目11项。6个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