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分享
高等教育单位
认证单位
回复积极
3
在招职位
单位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4年经教育部重新确认,2018年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自2014年迁建桐庐以来,继承和发扬了浙江工商大学“诚毅勤朴”的优良校风,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新商科”人才。 学院坚持“应用型、创新型、区域化、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走“开放、融合、卓越”的发展战略,以相近专业为支撑,充分依托母体良好的学科基础、师资条件和教学资源,以经管类学科为主体,构建经、管、文、法、工、艺、理七大学科协同发展的本科专业总体布局。学院下设10个教学部门(含7个学科性学院),13个管理部门和2个教辅部门,依托现有31个本科专业,逐步形成工商管理类、财会金融类、电子商务类和数字媒体类四大专业群,以“新商科”智慧运营中心支撑10大新商科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四大专业群转型升级,交叉融合发展。截至目前,金融学、工商管理、产品设计、经济统计学、电子商务5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和金融学获批省级“十三五”特色专业,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均获批省级“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企业管理》等27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55门课程入选省一流本科课程。 学院坚持新商科主线,切实深化内涵发展。坚持学科引领,推动交叉融合、数字引领,落实新商科人才培养2.0工程,并逐步向3.0版本跃迁。2023年,学院重点立项建设了15个新商科专业、75门新商科课程,不断改造传统商科专业。优化专业建设布局,新增数字经济、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工程3个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项目入选杭州市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资助计划。持续打造基于新商科的智能化、数字化教学场景支持体系,人工智能综合实验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室等2个新商科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助推学院四大课程群的转型升级。落实智慧教室建设,推动课堂教学创新,首批9间“智慧教室”投入使用,16门次课程在“智慧教室”进行授课,集约化、智慧化、开放性的商科教学实验室群初步成规模。 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与教学特区建设,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工作。2023年,学院立项16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11门课程申报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项目。制定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等制度,打造高质量本科教育。细化人才培养“颗粒度”,学院设有会计学(ACCA方向)特色班、雅思英语卓越班、会计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基业长青创新实验班等,是我省第一所开设金融学CFA(国际特许金融分析师)班的独立学院。推进专升本分层分类培养改革,修订24个专升本专业分层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专升本教育体系。2023年,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1个,1个团队获省级“课程思政”专项赛文科组一等奖,新建思政教学实践基地1个。将OBE理念落实到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形成特色的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 学院自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24年面向全国19个省(市、区)共招生3594人,其中普通本科2000人,专升本1594人,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0347人,近年来,学院招生规模和录取分数线一直名列独立院校前茅,2024年在省内普本录取最低投档线位居全省独立学院第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院逐步形成了“新商科”特色的就业工作体系,2024年学院共有毕业生3248人,初次就业率92.43%,位全省同类院校前列,高质量就业比率大幅提升,毕业生跟踪调查就业质量、专业匹配度和对母校满意度排名也大幅提升,获得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 学院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落实五育并举,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将思政课和心理健康课全面纳入教学安排。印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与胡庆余堂等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印发《体育保健课管理办法》,实现体育课程全员覆盖;拓展艺术实践课程,引进8门线上美育课程,构建多元化美育课程体系。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引进复旦大学等名校通识课资源,8位教师选聘成为网络课程辅导老师。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实践课和实务课比例,打造集“社会认知、企业认知、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课程。通过“梦想+”发展性资助项目,培养受资助学生诚信感恩意识和自立自强精神。
单位相册
公司地址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桐庐校区环城南路66号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