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成立于1999年8月,是经教育部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按新型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的全日制省属本科独立院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加强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2017年获批留学生招收资格。2018年9月,滨海校区正式启用,现有大一、大二3000余名学生在此就读。至此,学院拥有滨海、茶山、学院路三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现已成为浙江省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是全国同类独立学院副理事长单位、独立学院医药院校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优质精准的教育教学资源
学院依托温州医科大学百余年的雄厚办学优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大学科门类25个本科专业,其中省重点学科1个、省十三五新兴特色专业3个,省一流专业3个,省、市精品课程9门,省一流课程5们,省级重点教材6部。学院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62万余册。建有18个实验中心(室),在省内外合作建立了100余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
学院设有9个职能部门及14个学部。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91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90%以上,高级职称202人。一批优秀教师入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新世纪151人才、省高校优秀教师、省师德标兵、教坛新秀等。获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80余项,其中省级教育教学项目29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特色鲜明的品牌建设
学院加强品牌专业的培养力度,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及精神医学方向、助产学专业。从2009年起,承担浙江省本科层次农村社区医生(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定向培养主要工作,致力于为区域医疗发展输送基层卫生人才,2012年在全省推广。目前已为基层输送了8届1273名全科定向毕业生。现有在校全科医学生近2600名,覆盖浙江省11个地市69个县(市、区),在全国医学院校中规模与影响力都居于首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造性提出并实践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与使用一体化的“国标省统、县管乡用”温医模式,为有效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缺乏提供了解决方案,得到了国家领导及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全科之声”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以“有仁心、厚基础、强实践、会创新”为导向设计第二课堂。本着“仁心教育”的理念,学院于2006年开始家访工作,“行万里路 扣百生扉”,足迹遍布全省各个偏远山区,成为学子思想的引路人,获社会各界赞誉。多年来,仁济学子自立自强,热心公益,涌现出全国自强之星提名奖王雯雯、浙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徐梅、援藏青年卓典典、李莉等优秀学子,用“大爱”谱写着仁济人的赞歌。学院重视专业提升,开发了“学习在线”“乐学仁济”等优质学习平台,通过“一个学习平台+一项学业竞赛”,形成全院勤学好学乐学的文化氛围;学院大力倡导“人人可为、时时能为”的实践理念,形成全年一贯制实践育人体系,多个团队、项目获评国家级优秀实践团队、优秀实践项目;学院大力开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开设“创+大讲坛”等品牌,激发学生创新动力,在国家省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屡获佳绩。近三年,学院举办文化、学术讲座达400余次,学生参与人次高达6000。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项目达60余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个。近三年,新青年下乡70余次,涌现国家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7个、省级1个。
随着近几年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持续提升。在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我院成绩一直处于全国160余所设有临床医学类专业高校的前30%,2013年位居前20%;护理学专业学生在历年全国护师考试中通过率均为100%;考研上线率以及考公务员录用率逐年提升。近年来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在全省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迄今为止,两万余名毕业生工作在医疗卫生等各个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学院连续五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稳居独立学院前三甲,其中学风满意度连续5年稳居第一。
★开阔多元的国际视野
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学院现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奥地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大学和机构开展各类交流项目。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与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开展移地教学至今,培养成果显著。每年举办全科医学国际会议,并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莫纳什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组成全科医学专业合作联盟,聘请外方专家定期授课,开拓师生国际视野。学院在校学生可享受温州医科大学国际交流相关政策,每年选送200余名优秀学生赴英、美、日、韩等国家的大学交流学习,出国交流访学的项目多达30余项,涉及理学、文学、管理学等专业。
展望未来,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将秉承“仁心济世 博学致用”的院训,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建成一所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应用型高校。
(数据截至到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