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
上海大学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上海大学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层次更为清晰、结构更趋合理、具有一定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学科领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学科团队。
学科建设
上海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设有29个学院、1个学部(筹)和2个校管系;设有86个本科专业,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牵头建设1个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10个上海市Ⅰ类高原学科、6个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 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3155人,其中教授722人、副教授110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33人。现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外籍院士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4人;长江学者青年项目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2人。
科研平台
拥有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8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2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高校智库建设项目,1个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2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学校新组建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9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9项,获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计178项,其中一等奖共计38项,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共计11项,其中一等奖共计1项。获国家级重大项目共计24项。2019年,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56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项(不含重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