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1926年山东公立工业等6所专门学校合并重新组建省立山东大学,正式设立机械系,开启了山东大学机械工程教育的先河。学院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机械工程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山东省“高峰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山东大学“材料及加工制造”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学科在高效精密加工与装备、绿色设计与制造、微纳操控系统与机电控制等方向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近年来,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工程学(含机械工程学科)ESI排名进入前0.19‰,机械工程学科进入A类行列。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学术造诣深、科研实力强的教师队伍。目前全院在职教职工近200人,其中专任教师13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30余人,正高职称65人、博士生导师70人,副高职称50人。拥有高速切削加工与刀具、磨粒水射流加工科技部创新团队,极端服役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性能加工与智能制造装备2个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
学院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院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专业博士点;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产品设计3个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首批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和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智能制造工程”是首批新工科专业;交叉前沿专业“产品设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800余人,博士后在站人员50余人。
学院科学研究成果斐然。近三年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5项,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十余项,出版专著6部,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7项;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获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10门。学院非常重视校企、校地合作与交流,牵头建立山东大学日照研究院,全力支持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了校地合作新示范。同时,还建立了山大歌尔元宇宙研究院、山大临工研究院、山大五征机械研究院、山大海汇机械工程研究院等10余个校地、校企合作研究机构,近三年到账科研总经费超过3.2亿元。
学院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金属成形高端装备与先进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有山东省高端数控机床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性能工具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拥有国家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山大临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国家级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竭诚欢迎机械工程、智能制造、激光制造、增材制造、复合制造、设计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工程、机器人、机构学、摩擦学、流体传动及控制或相关领域的青年才俊加入制造强国的建设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