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48年,坐落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泰山脚下,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康养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目前编制床位3066张,全年门(急)诊量165万人次,出院患者15.3万人次,开展手术4.36万台次。现有在职职工5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10余人,博士后、博士研究生190余人,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硕士生导师140余人。
近年来,医院坚持党建引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区域均衡的一院多区布局。医院目前拥有中心院区、高新院区、医养院区、市立院区、迎胜院区(含市第四人民医院)共五个院区。另设亲和源医防融合中心、泰安市中心医院海南医养基地等分支机构。其中:
高新院区占地面积300亩,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 ,编制床位728张,目前设有肿瘤、骨科、呼吸三大中心,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等8个专业科室,按照大专科强综合发展模式,以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诊疗为主,发展精准医学中心,建设肿瘤和心脑血管精准诊疗平台,为临床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形成特色医疗服务品牌。
医养院区占地245亩,总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院区秉承“如家如亲人”服务理念,发展成为一所集生活照护、医疗康复、居家护理、安宁疗护、科研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示范性公建医养结合综合服务机构。先后成功创建“五星级养老机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国家级智慧服务标准化示范机构”等,下一步奋力打造“寿比泰山”医养结合示范品牌。
市立院区于2020年4月16日开诊,占地26.5亩,总建筑面积7.16万平方米,2024年6月1日起交由泰安市中心医院管理运营,定名为泰安市中心医院市立院区。按照一体化管理、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的总体规划,重点突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急诊、创伤、重症医学等专科建设,加速微创外科技术推广,全面提升医院服务保障能力,努力构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与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院区。
迎胜院区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为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完善主城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血液病诊疗中心及泌尿肾病激光治疗中心为主,开展门诊、住院、查体等服务,凝练学科特色、精细发展亚专科,以全新的管理理念、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打造精品院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综合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亲和源医防融合中心以慢病综合管理为主的医疗中心,坐落于泰山区环山路与天烛峰路交界处,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下设四大中心:三高共管中心、社区医疗中心、儿童发育矫治中心、治未病大健康中心,其中,三高共管中心是泰安市医防融合、慢病管理体系中的市级中心。中心与医院主院区联网,同等共享医疗资源,同时中心内设有采血化验室、心电图机、移动CT、超声骨密度仪、眼底照相机等设施设备,能为就诊患者提供快捷方便的医疗服务。
泰安市中心医院海南医养基地主要为全面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按照鲁琼卫健事业战略合作协议,于2022年1月率先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开辟了新院区。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开展急诊、门诊、康复、查体、养老等服务,开拓泰山医养中心连锁品牌,以临床医疗服务为保障,建设机构、社区、居家和旅居“四位一体”的医养综合体。同时,与白沙当地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帮扶协议,共建黎医黎药国家医学中心。另外,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合作,开展国际医疗,建立泰山医学科学院人才飞地,进行真实世界数据研究。
医院曾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誉为“泰安模式”向全国推荐,提出“南学清远(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北学泰安(泰安市中心医院)”,先后有8000余家医疗卫生单位来院考察学习,为国家卫生改革做出了贡献。2019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到位后,提出了“123106”的工作思路。即:坚持“一个目标”(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狠抓“两条主线”(学科建设、管理运营),着力 “三个推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深化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0年9月,泰安市人民政府根据泰安城区地缘关系、人口分布、群众就医需求、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及其功能定位等因素,统筹主城区内其他八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组建成立了泰安市医疗发展集团,作为市政府直属单位,参照事业单位管理。集团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可跨行政区划为市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泰安市中心医院充分发挥市医疗发展集团牵头单位作用,着力构建网格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形成了“医疗集团+健康共同体+专科联盟”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