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简称上科大、ShanghaiTech)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2022年2月14日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及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发平台等国家级大科学设施和科研机构融为一体,与张江高新区的产业界、投资界有机衔接。学校新校园占地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校园建设充分体现“学生教师为本,教学科研融合,绿色环保智能”的规划设计理念,2015年底基本建成,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
学校规划在校生规模为本科生2000名左右,研究生4000名左右。截至2022年9月,学校共有在校生5616名,其中本科生1763名,硕士研究生2676名,博士研究生1177名。学校于2014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迄今已连续招收了9届3356名本科生。2022年面向全国18个省(市)选拔招录了472名本科生。2013年-2016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和硕博连读研究生。 2016年至今,学校已有7届硕士研究生、5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并授予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2020年,首届授予上海科技大学学位的83名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毕业。至今,学校共培养出1362名硕士研究生、624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并授予学位。
学校围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办学使命,建立了学研结合、学创结合,书院学院协同育人的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具备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创业意识,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同时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
本科生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的原则,突出“通(通识教育)、专(专业人才)、新(创新创业)”特色,不断完善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构成的培养体系。强化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科技文明教育,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所有本科生必修数、理、化、生、信息自然科学通识课,打下坚实理工科基础;专业课程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选用国际经典教材/教参。学校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书院导师,在学习生活、创新实践、生涯规划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学校注重将创新实践融入培养全过程:全体本科生前往全国11个省16个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体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前往102家企业和园区开展产业实践活动。学校与国际一流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资助优秀本科生海外学习交流:2016年至今,共有 188 名本科生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参加“3+1”交流项目; 2017年至今,共有 47 名本科生赴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莱顿大学等参加暑期科研交流项目;2015年至今,共有361名本科生赴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等参加暑期课程项目。
2018年至今,学校共有5届1530名本科生毕业并获得上海科技大学学士学位。截止2021年9月,已毕业的本科生中,约34%到国(境)外攻读研究生学位,其中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占比20%,进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占比34%,进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比83%;约44%的毕业生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约20%的毕业生到微软、特斯拉、通用电气、诺华、AMD、和辉光电、上证信息、上海银行、汉高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
学校结合“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坚持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突破“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学院选修课程。实行实验室轮转制,扩大研究生对学科专业、导师、课题的选择权,扩展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坚持以硕博连读为主的连贯培养,实行严格的博士生资格考试。遵循“科研中成长”的研究生培养规律,探索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人才培养聚集的新机制。结合重大科学设施和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特别开设围绕大科学装置设施的专业课程、讲座报告、上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