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商学院是吉林省一所年轻的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省会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卡伦湖畔。
学校由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于2007年合并升本组建而成。三所高专的前身是分别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吉林省财政金融学校、吉林省商业学校和吉林省粮食学校(发端于1958年的吉林财贸学院粮食系),分别隶属当时的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商业厅和吉林省粮食厅。伴随着国家和时代发展的脚步,三所学校共同经历了中专时期、大专时期、高专时期,40多年的行业办学历程,为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财政金融、商贸以及粮食领域专门人才,在行业系统内颇具影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博学善思、厚德自强”的校训,贯彻“育人为本、突出特色,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积极兴办本科教育。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整体搬迁到九台经济开发区,2015年被批准为首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高校,开启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新时期。
学校现有教学院(部)13个,本科专业45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农学等7个学科门类,形成以“财经”为底色,突出发展“粮食”“餐旅”特色,加强新时代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新格局。
学校招生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份,截至2024年9月3日,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5061人,其中本科生13196人,专科生1865人,本科生占比87.61%,本科生占比持续提高。
学校有专任教师661人,其中高级职称343人,占比51.89%,博士70人,占比10.59%,硕士508人,占比76.85%。学校不拘一格内培外引,高层次“人才池”不断扩大,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教名师和教学新秀、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省黄大年式好老师等各类人才108人,以及黄大年式优秀教学团队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等。
学校占地108.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8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8.4万平方米,校园自然生态之美、和谐建筑之美、人文气息之美交相辉映,启智润心,被评为“长春市最美庭院”。学校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2.58亿元,收藏纸质图书101.35万册,电子图书127.5万种,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22个,建有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222间,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70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耕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个。
近年来,学校党的领导更加坚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吉林、面向全国,着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聚焦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巩固提升本科教育核心地位,探索构建了“四立一树,五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全校上下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在办学治校、改革发展上取得明显进步,迈进了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校抢抓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吉林省产业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农文旅融合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四个维度,提亮“财经”底色,突出“粮食”“餐旅”特色,打造工商新名片。学校当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单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单位、省市场监督管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学校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授予“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并成为首批十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教育培训基地”之一;建立吉菜标准体系,编撰、发布《中国吉菜大典》,传承吉菜文化,受邀参加2024首届全国餐旅类院校发展会议并作专题报告。学校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助力打造吉商、吉粮、吉菜、吉景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力实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2个。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新增省级一流课程(金课)6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2门、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坊1个、省级教学基地5个、吉林省普通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实现国家高等教育学会规划重点课题突破,2023年获批吉林省高教科研重点课题20项,居全省高校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