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并享有广泛美誉的研究型学院。其前身食品科技系成立于1984年,由原华中农业大学农产品储藏加工学科、畜牧兽医系动物营养专业和农机系机械工程专业等合并组建而成。1985年食品科学和动物营养两个专业开始招生,2002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2022年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开始招生。2002年10月食品科技系更名为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现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营养与健康系、食品质量与安全系等3个系。学院现有本科生984人,研究生(硕士、博士、留学生)815人。
办学条件
学院建有新工科楼、柑橘楼、食品工程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用房3栋,总建筑面积20627平米。学院本科教学实验中心为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下属食品工程训练中心占地近3500平米,能够满足食品工程、食品工艺、食品发酵等相关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各类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活动需要。学院中心实验室建有理化分析、食品微生物、基础化学等实验平台,拥有总价值超过4000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和价值超过3000万元的中试生产线。
学院现有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果蔬加工与品质调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蛋品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蛋品专业分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湖北省大宗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食品加工及安全检测研发推广中心、湖北省柑橘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生蔬菜保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32个。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2人,专任教师81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7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人、入选湖北省人才计划计划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农业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一等奖1人、获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人、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主持湖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入选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5人,入选中国科协托举人才计划2人。教师中具博士学位的占95.12%。
学科建设
学院整合形成了蛋白质科学与动物性食品工程、果蔬贮运加工原理与高值综合利用、食品组分化学与功能性配料系统、食品安全检测与生物技术应用等4个研究方向,以禽蛋、淡水产品、柑橘、魔芋、水稻、食醋、水生蔬菜为主攻方向,组建了蛋品科学与工程创新团队、水产加工技术团队、果蔬加工化学与综合利用团队、粮油加工团队、食品生物技术与安全团队、食品组分化学与天然配料创新团队等6个科研团队,学科活力不断得到激发,学科实力不断提升。
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评为A类,并列全国第四。同年,在全球ESI前1%的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学科贡献中,学院在发文数量与被引频次方面贡献最大,分别占全校总数26.83%、25.35%。在学校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中,学院贡献率列第二位。
科学研究
学院承担国家“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46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93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科研经费稳步增长,年均科研经费2000万以上。
2011—2021年共发表SCI论文1600篇,EI论文1127篇。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化步伐,累计授权专利225件,鉴定成果4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参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突出贡献奖1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1项等一批成果奖励。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生命线”的办学理念,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有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