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前身始建于1946年,是西华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历经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川北大学化学工程系、四川师范学院化学系、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科、南充师范学院化学系、四川师范学院化学系、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等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日益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实验条件优越,教风学风优良,在化学领域和社会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的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9人,专业教师中博士教师占比90%,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的教师13人、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10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2000人、研究生300余人。
经过近80年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学院已成为四川省授权的化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化学(师范)、应用化学、科学教育(师范)三个本科专业。有省级创新研究团队5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化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化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化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省级重点学科1门(有机化学),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化学)。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课程教学论(化学)、学科教学(化学)、科学技术教育3个硕士研究方向。现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污染与控制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合成与分析测试实验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化工与分析测试虚拟仿真中心。学院现有天府青城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人才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万人计划科技精英1人,全球高被引学者1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才1名(全校唯一),省级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高校(本科)教指委委员2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现有实验大楼面积约9000平米。2009年获批化学合成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5获批化学合成与分析测试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核磁共振波谱仪、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原位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仪、高分辨质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等,科研设备总值超6000万。
近年来学院在科研上取得了明显的突破,在有机合成方法学、清洁能源材料、污染物检测与治理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和特色。过去10年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横向项目100余项。目前每年发表SCI收录论文近100篇;近五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1项。2019年以来,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持续保持ESI全球前1%。2020年,化学学科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22年,化学学科新晋US News 2023世界大学学科榜单前700位。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穷理致自、立德树人”院训精神,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人才培养,以夯基础、强实践、重创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办学宗旨,坚持学生中心理念,着力推进“三全育人”,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近五年来我院毕业生考研率保持在45%以上,超过一半的学生考取985、211等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70余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人才两万余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谭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翱(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谢建华(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赵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浪(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孙卫国、侯太平、陈吉平、姜荣中等,基础教育界的优秀代表如魏群(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胡东、毛道生、陈克非、李国龙、马恒贵、李胜、蒲礼平等等,还有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谢彬蓉等,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