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理聘网-单位详情页,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李海廓课题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李海廓课题组 分享
高等教育单位
认证单位 认证单位
回复积极 回复积极
3
在招职位
单位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院坐落于风光旖旎的上海市松江区,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以临床科学问题为导向、基础与临床跨学科交叉的转化型研究基地。研究院旨在培养一支深度融合的基础-临床研究型团队,实现疾病研究与临床诊治技术的新突破,为实现解决人民健康问题、造福百姓的宏观发展目标奠定基础。研究院拥有测序、代谢与蛋白组学、流式、显微成像、分子病理等国际一流共享技术平台,配置Seahorse能量代谢分析、激光共聚焦和多光子显微成像、质谱分析、生物信息工作站等仪器设备,建有完善的动物实验平台和丰富的临床生物样本库。 ------肾脏与组学课题组和PI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课题组长、PI,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2025年夏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成立肾脏与组学实验室。 课题组研究聚焦肾脏损伤纤维化、代谢调控以及空间/单细胞多组学在人类疾病的应用,课题组长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Cell Metabolism(2022、2024)、Nature Immunology、Nature Protocols、JCI、Scientific Data等期刊发表论文15篇,相关成果被我国科技部新闻报道,入选美国卫生研究院NIDDK年度报告唯一插图;自2023年以来,受邀担任Nature、JASN、Kidney International、Nature Communications、GPB等杂志审稿人20余次;曾获美国卫生研究院NIDDK年度最佳论文、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论文专业第一名、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第30届中国数学奥赛铜牌等荣誉。 更多详情请见课题组资源站thelilab.github.io ------研究方向------ 中国具有全球最多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超1.3亿),肾脏纤维化(kidney fibrosis)是所有慢性肾脏病的共有生物通路。团队坚持学科交叉和“干-湿结合”,一方面,依托成熟的高通量单细胞、空间多组学平台,解析肾脏损伤和修复再生的分子和代谢机制,旨在干预肾脏纤维化发生和疾病进展;另一方面,以肾脏这一高度异质性的器官为模型,开发新一代基因组学技术并拓展其生物信息应用。近些年,团队已建立小鼠肾脏损伤模型、肾脏细胞核分离(nuclear isolation)流程、适配肾脏组织的超高通量多轮标记单细胞多组学测序平台(split-pool barcoding)以及空间转录组、表观组、代谢组(spatial multiomics)等技术,绘制肾脏纤维化细胞图谱,探索纤维化发生和损伤修复的代谢调控机制。 我们诚邀热爱科研的有志之士——无论你是倾心基础探索还是技术创造,无论你是热衷于实验还是代码——加入我们这支年轻的团队。依托成熟的技术平台和清晰的课题规划,我们将脚踏实地、高效合作,共同探索与人类健康与疾病相关的关键问题。课题组将帮助成员取长补短,培养卓越的科研素养和正直的职业品德;重视培养成员掌握最前沿的单细胞/空间组学和生物信息技能,根据个人兴趣和背景量身打造培养模式和互补性课题设计,拓宽国内外合作资源,让成员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拥有不可替代的独到优势。除本文提到的正式岗位外,课题组也面向特别优秀的本科生开放交流学习机会。 肾脏与组学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肾脏损伤与修复(kidney injury and repair):肾脏损伤和纤维化中的损伤型细胞态多样性、代谢重编程;人类肾脏疾病异质性、肾脏损伤修复中的分子机制和临床转化研究;肾脏生理病理学。 2. 遗传和表观遗传学(genetics and epigenetics):不同组织纤维化中的遗传因子动态调控;人类健康与疾病中的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的高通量解析;表观遗传在复杂和疑难人类疾病中的分子机制。 3. 多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omics and bioinformatics):持续迭代单细胞和空间多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
单位相册
单位地址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临床研究院上海松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李海廓课题组
地点图标地点圆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