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支撑,更是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基石学科。山西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大学,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深耕多年,成果斐然,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优势。1996年学校成立了材料化学研究所,开启了材料学科的探索之旅。2001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组建成立,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2016年材料科学研究院在研究所基础上应运而生,进一步整合资源,聚焦前沿研究。2025年6月,学校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学院在服务科技强国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开启了崭新篇章。
人才汇聚,师资卓越。人才是学院发展的基石,多年来,学院始终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聚力打造以国家级领军人才为引领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学院师资队伍以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学院汇聚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讲席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三晋英才”领军人才/青年学者、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等20余人次。此外,学院还拥有磁性材料教育部创新团队、新型磁功能材料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等,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学科完备,培养多元。材料学科现已构建起完备的“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涵盖材料化学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材料化学专业被评为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五年考研率稳定在60%左右。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中科院半导体所签署了“黄昆英才班”培养计划,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了“3+1+1”本硕联合培养机制。同时,学院高度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与科研院所及行业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校企联培机制,实现了成果转化,开创了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学生就业的合作共赢模式。在各类竞赛中,学院学生表现优异,多次在“挑战杯”“互联网+”、金相技能大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
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学院紧密围绕材料学科传统优势与国家未来战略需求,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现有材料科学研究院、自旋电子材料研究所等核心研究机构,以及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永磁材料与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科研实力强劲,近年来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海外优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集成项目/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863计划、山西省揭榜挂帅重大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学院在Nat. Mater.、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J. Am. Chem. Soc.、Adv. Mater.、Phys. Rev. Lett.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年均发表SCI论文100篇以上,荣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奖项,科研成果丰硕,影响力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紧密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本硕博贯通、产学研融合”的特色培养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完善一流科研平台。学院将力争把自身打造成特色鲜明、区域引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高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为推动新材料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