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迄今已有106年历史。学校以“诚毅”为校训,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声誉。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前身是厦门水产学院,系1972年上海水产学院南迁厦门而成立。学院现有水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农业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水产和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渔业发展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水产养殖学、动物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和水生动物医学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水产养殖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水产养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动物科学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2023、2024软科排名A+。
水产学科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的培优学科和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涵盖水产养殖、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水产生物医学、水产基础生物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渔业资源学等6个学科方向。2018年至今,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8项,在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83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49篇。“十二五”至今,共获得23项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省级自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4项。主编、参编教材20多部。培育大黄鱼“闽优1号”、黄姑鱼“金鳞1号”和坛紫菜“闽丰1号”、“闽丰2号”等4个国家审定新品种。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
学院拥有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集美大学),水产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集美大学)、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水产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坛紫菜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基地)、农业部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福建省-东盟地区水产绿色养殖联合研发中心、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福建省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发中心、观赏水族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厦门市饲料检测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集美大学水产试验场和50多个校外产、学、研基地等一批学科平台,现有仪器设备总值10706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