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学院数理科学与统计学院成立于2023年12月,历经数学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系(2008年1月由原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系合并而成)、数学与统计学院(2015.05-2023.12),2023年12月物理学专业纳入,数学与统计学院更名为数理科学与统计学院。数理科学与统计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83年的右江民族师专数学系,是百色学院较早建立的教学系之一。在三十多年不间断的办学过程中,教师们团结协作,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形成一种严谨、专业、负责、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为百色学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院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统计学等三个本科专业,学制均为四年,毕业生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实现了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零的突破。应用统计学专业为百色学院硕点建设重点培育专业,获批2021年度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2个。2017年以来,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数理科学与统计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0人(含双肩挑10人),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8人,副高级职称10人,博士9人,硕士生导师3人。1人获“广西优秀教师”,5人评为“百色市优秀教师”,2人荣获“百色市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人被评为“百色拔尖人才”,1人被评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得“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资助。教师队伍治学严谨,责任心强,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是我校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2015年以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学研究项目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基金项目9项,厅局级研究项目14项,校级科研项目6项。共获得各级各类教改项目22项,其中,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1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1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8项,校级教改项目17项,校级核心课程(群)立项5项,逐步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技术优势与特色。学院教师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7篇,其中SCI检索31篇,中文核心33篇。
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学技能竞赛,取得优异的成绩。2020年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三等奖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先后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全国高校数学类课程微课比赛二等奖,全国高校(华南赛区)数学类课程微课比赛特等奖与一等奖,广西高校教育技术应用软件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优秀组织工作者、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个省部级奖项与荣誉称号。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果丰硕。自2015年以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数学创课比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累计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2项,三等奖10项,广西壮族自治区一等奖2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等奖58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等奖112项,4次获广西赛区优秀组织学校,6人次获广西优秀组织工作者,12人次获广西优秀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获国家级立项5项,区级立项19项。
数理科学与统计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和“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强化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基于校企合作及教产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及教产融合的办学模式为基础,实现特色发展;以科研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为手段,提高师生服务社会能力;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提高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