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
高等教育单位
认证单位
1
在招职位
单位简介
基本介绍 1924年,新疆大学的前身——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创立,拉开了新疆高等教育的序幕。 1935年,学校改建为新疆学院。抗日战争期间,俞秀松、林基路等一批共产党人和文学家茅盾、哲学家张仲实、艺术家赵丹等一批进步人士来校任教,提出了“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为内容”的教育思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学校被誉为“抗大第二”。 1950年,新疆省人民政府将原省语文学院并入新疆学院,并将新疆学院更名为新疆民族学院。1954年,将新疆民族学院复名为新疆学院。 1955年,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到新疆学院视察工作时,指示以新疆学院为基础筹建新疆大学。1959年5月,高等教育部决定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等院校支援新疆大学的成立工作。1960年,新疆大学正式成立,学校跨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批88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16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1997年,学校被列入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0年,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原新疆工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中苏共同创办的中苏有色金属公司矿山技术学校,1954年,苏联将学校股份移交我国,学校改为自办,更名为乌鲁木齐矿业学校。1958年建成新疆矿冶学院,隶属冶金工业部,1966年更名为新疆工学院。 2004年,学校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部“区部共建”高校。2012年,学校被列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建设高校。 2017年,进入全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确定为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哲学九个学科门类,涵盖了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应用数学),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个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自治区级高峰学科, 7个自治区高原学科,3个学科(化学学科、工程学科、材料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7个学科进入B类学科,9个学科进入C类学科。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是新疆高校中学位授权最多、学位授权体系最完备的高校。学校现有95个本科专业,70个本科招生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特色专业,18个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1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6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90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71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万人计划”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3人,自治区天山英才35人,自治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文化产业领军人才6人,自治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9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0人、教学能手14人。 科研平台 学校现有理工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团队)36个,其中,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信息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自治区天山创新团队2个。 学校现有人文社科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2个。其中,统战部等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 科研成果 近三年来,新疆大学年均科研经费2.05亿元,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26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NSFC-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22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项目565项,其中百万元以上横向项目27项。发表学术论文5307篇,其中被SCI、SSCI、EI、ISTP收录1885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项。
公司地址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胜利路666号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