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始建于1918年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时开设的电气学门,1931年成立电气工程系,1953年太原工学院独立建院时成立电机工程系,1958年山西矿业学院建院成立机电系。1998年由原太原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热能工程系和原山西矿业学院电气工程系组建成立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年12月学校机构调整将自动化系由原信息工程学院划入学院,使学院的学科更齐全,专业特色更明显。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170人(截至2023年8月),专职教师125人,其中有海外经历人数40 人,占比32.5%,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92.6%。学院有双聘院士 3 人,百人专家5人,杰青、长江学者等2人。全院现有在校生共2694人,其中本科生1899人,研究生645人,国际留学生37人。近年来,学院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成效显著,电气第二研究生党支部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博士研究生王煜尘获“2023年全国最美大学生”,全国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2人。
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互联网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山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均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山西省一流专业。
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山西省教学成果奖4个,山西省精品课程8门,山西省教学示范中心1个,公开出版教材20余部。1人获2020年获得国家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学院现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气工程学科形成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余电气传动等科研方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科研方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形成了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科研方向。
学院拥有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为在内的人才队伍;拥有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能源互联网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3个、能源互联网、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等山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及其他省级科研平台共11个。
近5年,学院获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区域创新联合基金等项目/课题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96项,获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600项,累计科研经费1.6亿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6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