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要求:
(一)思想政治水平。热爱祖国,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拥护中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宪法和法律,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及刑事处罚。为人师表,品行端正,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能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身心条件。身心健康,能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且达到《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中规定的体检合格标准。
(三)业务条件。学历、学位和专业符合我校公布的招聘岗位要求,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条件。
(四)年龄条件。具有教授(正高)职称或达到教授水平者,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1979年6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副教授(副高)职称或达到副教授水平者,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1984年6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1989年6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和紧缺的博士及以上人才可一人一议。
(五)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应聘:
1.不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人员;
2.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
3.现役军人;
4.经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具有考试违纪行为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人员;
6.法律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历史学、旅游管理、教育学(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教育、国际中文教育;艺术学、戏剧与影视、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美术与书法、设计;设计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生物学、生态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药学、中药学、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城乡规划学、安全科学与工程、数学、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机械;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博士
研究生
35周岁以下
研究方向:
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历史学、旅游管理、教育学(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教育、国际中文教育;艺术学、戏剧与影视、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美术与书法、设计;设计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生物学、生态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药学、中药学、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城乡规划学、安全科学与工程、数学、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机械;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福利待遇:
引进人才除薪酬待遇外,还享受学校提供的科研启动费、安家费等,具体标准参见《合肥大学2025年引进人才待遇及支持条件参考标准》(附件1)。特别优秀人才,可按照一人一议原则,享受引进待遇。
第一类人才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中做出重大成就和贡献,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符合《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规定B类以上人才标准,且达到《2025年合肥大学人才引进分类标准》对应要求。
面议
面议
第二类人才
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中做出重要贡献,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拔尖人才。符合《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规定D类以上人才标准;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正高级职称,年龄不超过45周岁,且达到《2025年合肥大学人才引进分类标准》对应要求。
面议
100-400
万元
年薪60-150万元
第三类人才
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中做出积极贡献,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或具有独立科研工作能力的海内外优秀人才。符合《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规定E类以上人才标准;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年龄不超过40周岁,有硕士生导师工作经历,且达到《2025年合肥大学人才引进分类标准》对应要求。
100-200万元
第四类人才
具有一流学术基础和突出发展潜力的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各学科教师队伍结构中紧缺的教学科研人才,且达到《2025年合肥大学人才引进分类标准》对应要求。
40-60
万元
自然科学类10-30万元,人文社科类4-12万元。
每月1000元租房补贴,博士津贴500元,均累计发放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