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要求:
(一)顶尖人才
两院院士等在海内外具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具有带领学科团队从事世界学术前沿领域研究,并取得国际领先创新成果的国际一流人才。
(二)科技领军人才
在本领域取得国内外公认学术成就,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具有带领所在学科团队协同攻关,赶超国内先进水平,并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国内一流人才。
(三)中青年拔尖人才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具有带领或者协助带领学科团队赶超国内先进水平的基础与潜力,有望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的省内外一流人才。
(四)学科特聘教授
设置医学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临床医学骨干教师等三个类型。具有境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助理教授以上,海外优秀博士后,国内一流高校或学科正高职位的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者不超过50周岁。
主要引进以下学科(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技术、口腔医学、法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学、心理学、英语、体育学、哲学、艺术学、史学等。
研究方向:
基础医学一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神经相关方向);生物学一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相关方向)
福利待遇:
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人一议,同时选配学术团队,提供校内周转住房一套,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学校鼓励引进人才带领优秀创新团队(团队成员符合学校Ⅱ类博士以上引进条件)到校工作,团队成员符合相应人才层次标准的,给予相应的人才待遇。对引进的优秀创新团队,结合相关学科建设要求,根据整体学术业绩、学术水平等,给予团队科研启动金500万元-1000万元。实行专家负责制、项目负责制,支持各类人才牵头组建跨学院联合、产学研协同、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团队。依据高层次人才工作履历和实绩,结合个人意愿,择优选聘二级学院院长及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