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要求:
(一)常规师资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能全职在校工作;
2.原则上具有博士学位或本学科最高学位;
3.应聘教授职务不超过45周岁(1980年1月1日之后出生,含当日,以本人身份证为准,下同),应聘副教授职务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之后出生),应聘助理教授职务不超过35周岁(1990年1月1日之后出生),其中应届毕业生不超过32周岁(1993年1月1日之后出生);
4.符合各学科各级职务的其他任职条件。任职条件规定中涉及成果时间范围的(应聘教授职务为近5年内,应聘其他职务为近3年内),起算时间分别为2020年1月1日和2022年1月1日。
5.学校综合考虑助理教授申请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对符合条件者纳入新引进助理教授支持计划A类、B类进行支持。
(二)南强青年拔尖人才
申报人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能全职在校工作,并具备以下条件:
1.A类人才(1)具有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2)一般应是近五年获批的高层次青年人才以及具备相当水平的青年人才。
2.B类人才(1)具有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8周岁(1987年1月1日以后出生)。(2)符合学科发展需要,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为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3)原则上在博士毕业后应具有两年及以上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博士后研究经历或科研工作经历。其中在本校取得博士学位的,在博士毕业后应具有两年及以上本校以外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或科研工作经历。(4)符合年龄要求且当年度进入高层次青年人才会议评审环节的人选,可经绿色通道程序申报B类人才。
研究方向、招聘方向、学科要求、专业:学院坚持以厚实的传统学科支撑区域国别研究的理念,通过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协同推进东南亚研究的发展,未来将在加强马来西亚、印度西尼亚、菲律宾等群岛国家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对东南亚国别研究的全覆盖,以及围绕东南亚的(跨)区域性问题研究的系统开展,打造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教学科研团队。优先考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掌握对象国语言且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训练背景的人才;
2.基础学科功底扎实,有志向进入东南亚研究领域的人才;
3.在东南亚研究领域已经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各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