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理聘网-职位详情页,博士后(厦门医院)

博士后(厦门医院)
25-26W/年
投简历
聊一聊
地点图标 北京
工作经验图标 经验不限
教育经历图标 博士
职位描述
中医学
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凡申请进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申请者,均须符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招收基本条件、招收单位和博士后合作导师的相关要求。 招收基本条件如下: 1.基本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热爱中医药事业,鼓励愿意从事中医药研究的交叉学科博士报考。原则上年龄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1)项目博士后:近三年具有本人作为主要负责人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具有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助力合作导师团队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2)临床博士后:优秀应届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或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应届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允许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职人员从事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近三年具有本人作为主要负责人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具有较好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能力,具备创新型、复合型的中医临床医学拔尖人才的培养潜质。 2.本校培养的博士,一般不能申请进本校同一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原则上不得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本校在职职工,不得申请进本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发展平台: 学校于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2022年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个。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52个,包括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新型研发中心、北京市哲学科学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 薪酬待遇: 校本部计划内项目博士后考核特优者年薪26万元/年。入选国家相关博士后人才项目者国家资助的待遇叠加发放,鼓励二级单位、合作导师及团队结合博士后承担的工作任务和业绩成果产出情况提供额外的薪酬待遇。 临床医学院的博士后薪酬待遇按所在医院规定执行。其他类型博士后薪酬根据工作合同或工作协议执行。深圳医院和厦门医院与京内单位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博士后进站后薪酬待遇由京外医院承担并直接发放,由京外医院缴纳工资和社保,博士后的人事行政关系在京外医院。 科研支持: 学校支持博士后申请各类科研和人才项目。 学校设立青年人才成长特区,畅通了“博士后-优秀青年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成长“全链条”,博士后在站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出站后可申请学校人才岗位,进入高层次人才培育特区。 生活保障: 校本部计划内项目博士后(不含在职脱产进站人员)可按规定申请校内博士后公寓。 其他说明: 1.如遇国家、上级单位和学校相关规定、政策发生调整,且与本次招聘要求不符的,按新规定、政策执行。 2.对于提供虚假信息、资料等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者,取消应聘资格;对违反以上相关规定的已进站人员,作退站处理。同时,学校可视情况追究个人法律和经济责任。 3.拟聘人员应于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按学校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办理完毕进站手续,否则视为主动放弃进站资格。原单位有离职脱密等要求的,须第一时间与相关用人单位、学校沟通,及时妥善办理相关手续。
工作地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西校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地点图标地点圆形图片
相似职位
安全提示图标 理聘安全提示
求职中如遇到招聘方扣押证件、要求提供担保或收取财务、强迫入股或集资、收取不正当利益或其他违法情形,提高警惕并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