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收基本条件:
1.取得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专业基础理论扎实,有科研实践背景,已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
3.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与流动站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博士毕业专业和研究方向符合岗位条件要求。
博士后导师及岗位条件:
1.导师:谢明勇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领域
(2)研究方向:食品科学、食品营养
2.导师:刘成梅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2)研究方向:食品加工、食品资源开发利用、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
3.导师:涂宗财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卫生、水产品、化学或机械等相关专业
(2)研究方向:食品及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导师:聂少平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研究方向:食品化学与营养学、食品安全与分析、食物组分与营养健康精准调控、食品复杂碳水化合物等
5.导师:陈红兵
(1)学科与专业:免疫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学
(2)研究方向:食物过敏原结构与功能;食物过敏与免疫耐受机制
6.导师:陈军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2)研究方向:食品加工、食品资源开发利用、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
7.导师:陈奕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研究方向: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毒理学
8.导师:邓泽元
(1)学科与专业:食品、营养和生物学专业
(2)研究方向:营养与功能食品
9.导师:付桂明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与医药
(2)研究方向:食品酿造、合成生物学
10.导师:何庆华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生物与医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2)研究方向:可食用抗体的高效构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1.导师:胡婕伦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相关领域
(2)研究方向:食品科学、食品营养、合成生物学
12.导师:黄小林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检验医学、分析化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生物学
(2)研究方向:具有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智能检测及诊疗、分析化学、纳米传感等相关背景者优先
13.导师:赖卫华
(1)学科与专业:化学
(2)研究方向:纳米材料
14.导师:李红艳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研究方向:食物活性成分与功能食品
15.导师:刘欢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研究方向:功能活性物质靶向递送
16.导师:刘玉环
(1)学科与专业:食品(含生物质)转化利用
(2)研究方向:微藻在食品、饲料以及有机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17.导师:罗舜菁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生物医药
(2)研究方向:食品加工新技术等
18.导师:阮征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
(2)研究方向:多酚营养代谢,代谢计算模拟
19.导师:万昊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研究方向:食品功能因子的稳态化极其精准递送
20.导师:万茵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生物与医药
(2)研究方向:功能食品、营养保健、农产品加工、食品风味化学
21.导师:王辉
(1)学科与专业:食品或水产品加工相关专业
(2)研究方向:食品加工
22.导师:王允圃
(1)学科与专业: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2)研究方向:生物质转化利用、生物质材料
23.导师:吴志华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相关学科
(2)研究方向:食物过敏,食品加工,营养
24.导师:谢建华
(1)学科与专业:食品、生物、化学学科
(2)研究方向:食品、生物、化学学科相关研究方向
25.导师:熊涛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2)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微生物/食品发酵
26.导师:熊勇华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检验医学、分析化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生物学
(2)研究方向:具有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分析化学、纳米传感、检验医学等相关背景者优先
27.导师:徐振江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
(2)研究方向:微生物、生物信息
28.导师:许恒毅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2)研究方向:大数据与食品安全检测、营养健康工程、食品毒理学
29.导师:殷军艺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工程等相关学科
(2)研究方向:食品化学、食品加工、复杂碳水化合物结构与功能及其生物合成规律、胶体资源开发利用
30.导师:余强
(1)学科与专业:食品、药学、营养学、生物学及相关学科
(2)研究方向:食品组分与营养健康、食品加工与安全
31.导师:张国文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2)研究方向:食品化学、食品营养
32.导师:邹立强
(1)学科与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化学、生物等相关专业
(2)研究方向:食品包埋递送、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增效、营养强化食品开发
全职博士后聘用管理:
学校博士后合同期限为2年或3年;
享受学校博士后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职业发展通道畅通。
1.学校提供15万元的基础年薪以及每月600元-1000元的租房补贴;设置“博士后奖学金”,分为A、B、C三个等级,分别给予每年6万、4万和3万元的现金资助,覆盖率不低于50%;依据《南昌大学优秀博士后评选办法》,学校为获评优秀博士后的人员提供5万元的一次性奖金;鼓励合作导师提供生活补贴2-3万元。
2. 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独立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项目。
3. 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4. 提供福利保障包括在职非事业编制人员相同的社会保险、参照学校教职工子女同等就学政策等。
5.博士后期满出站,符合学校进人条件的,可依据进人计划及相关要求申请留校。
6.依据《江西省博士后九条》精神,协助进站的全职理工科博士后申请日常经费资助每人20万元、其他全职博士后每人16万元的资助(补贴)以及其他资助、激励和配套奖励等。
7.若博士后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的文件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