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名称: 博士后研究员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赋能光伏技术
依托单位: 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
工作地点: [天津]
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 (AI)、机器人技术与光伏 (PV) 系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创新
职位概述:
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致力于引领光伏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技术突破。现面向海内外诚聘多名具有高度热情和创新能力的博士后研究员,加入我们充满活力的跨学科团队,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对光伏全产业链,尤其是光伏电站智能化、无人化运维的颠覆性赋能。本职位提供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丰富的产业合作资源以及优厚的薪酬福利,旨在培养下一代光伏智能技术的领军人才。
重点研究方向:
1. 光伏大模型 (PV Large Models)开发与应用:
(1)探索多模态数据(图像、电性能、气象、运维记录等)融合与理解。
(2)构建光伏知识图谱,提升模型的专业性和可解释性。
(3)探索大模型技术在光伏研发、制造与发电过程中的创新应用
2. 无人光伏电站技术 (Unmanned PV Plant Technologies):
(1)研究基于无人机(UAV)、无人车(UGV)等平台的智能巡检、监控与安防系统。
(2)开发光伏电站全自动/远程控制运维体系,实现“少人化”或“无人化”运行。
(3)光伏电站的数字孪生与三维语义建模。
3. 光伏电站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
(1)开发高效算法处理海量光伏电站运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串级/组串级/组件级IV曲线、红外/EL图像、环境数据、SCADA数据)。
(2)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进行:故障早期预警与诊断、发电量损失分析、性能衰减评估、清洗/运维需求预测、电站能效优化。
(3)构建智能化的电站运维决策支持系统。
4. 光伏电站智能运维机器人开发:
(1)设计、开发与验证用于光伏电站的专用运维机器人(如:自动清扫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组件修复机器人)。
(2)研究机器人定位导航(SLAM)、路径规划、目标识别(组件、缺陷)、机械臂精准操作(如清洁、修复)等关键技术。
(3) 解决机器人系统在复杂户外光伏电站环境下的鲁棒性、安全性和效率问题。
主要职责:
1. 在上述一个或多个重点方向独立开展高水平、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工作。
2. 设计并执行研究计划,分析实验/仿真数据,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
3. 积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的申请与执行。
4. 协助指导研究生,参与实验室的日常建设与管理。
5. 与团队内外的工程师、科学家紧密合作,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6.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与报告。
应聘要求:
1. 学历要求: 近三年内获得获得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方向优先)、机械电子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偏器件与系统应用)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2. 核心能力:
(1)深厚的光伏技术基础: 熟悉光伏器件原理、光伏系统结构、电站运行特性、常见故障模式及运维流程。(必备)
(2)扎实的AI/机器人背景: 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感知与控制、大数据分析、优化算法等至少一个方向有深入的研究经验和扎实的编程能力(如Python, TensorFlow/PyTorch, C++等)。(必备)
(3)研究能力与成果: 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主流期刊或顶级会议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必备)
(4)工程实践能力: 具备软硬件系统开发、集成与测试经验者优先(如机器人平台、数据采集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ROS应用等)。
(5)工具掌握: 熟悉相关仿真或设计工具(如三维设计软件, 机器人仿真环境等)者优先。
3. 语言能力: 具备优秀的英文读写能力,能流畅阅读专业文献并撰写英文学术论文。
4. 个人素质: 对科研有强烈热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5. 符合南开大学博士后应聘要求。
我们提供:
1. 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提供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博士后基础年薪(具体面议),并根据工作表现发放绩效奖励。
2. 完善的福利保障: 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提供博士后公寓或住房补贴。
3. 充足的科研经费: 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实验条件支持。
4. 广阔的发展平台:
(1)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接触最前沿的研究课题和顶尖的科研设备。
(2)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机构及领先光伏企业的深度合作机会。
(3)支持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交流。
(4)表现优异者出站后,优先考虑转为实验室正式研究人员或推荐至合作单位/产业界。
5. 其他福利: 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问题(根据当地政策),享受工会福利等。
期待您的加入,共同开创光伏智能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