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网页头部-双选会热门图标

理聘网-职位详情页,博士后(院士团队-多尺度模拟、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方向-部分岗位可海外培养、留校晋升副教授)

博士后(院士团队-多尺度模拟、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方向-部分岗位可海外培养、留校晋升副教授)
30-50W/年
投简历
聊一聊
地点图标 深圳
工作经验图标 经验不限
教育经历图标 博士
职位描述
机械工程
力学
电气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作导师: 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柔性电子基础(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变革性技术专项首席科学家。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六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项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创新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果两次入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等。在柔性电子学领域,以主要作者身份在世界顶尖期刊Nature、Science等发表研究论文1000余篇,h因子为195,国际同行引用逾20万次。 张驰,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副教授,博导,博士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主要从事多尺度计算模拟与机器人科学等方向的研究。近五年以一作/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 ACS Nano,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2021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全球50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Award in Memory of Amir Habibabadi(杰出博士学位论文奖)。受邀担任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期刊审稿人。 王子娅,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仿生触觉传感器件、机器人感知与认知系统、灵巧操作相关研究。主持国自然青基、博后基金、广东省(青年、面上、青年提升)项目等科研项目10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 Mater. 等期刊发表论文22篇,H-index为19,拥有发明专利10项,PCT 2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 高源,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副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担任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省市等科研项目负责人,曾参与瑞典SSF,欧盟Harizon2020, ANIMATAS等机器人研究项目,在IEEE T-RO、IOTJ、TITS等顶尖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内容涵盖机器人学习算法、多机协作策略、异构多机系统等多个领域。高源博士在多个项目中负责人机协同任务动态规划算法设计与验证,牵头构建人机协同应用验证共性技术框架,主导城市尺度异构多机协作场景应用示范与系统集成,受到中央电视台,彭博社等媒体报道。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1.多尺度计算模拟:基于代理式人工智能的有限元、分子动力学、第一性原理等多尺度计算模拟方法,及其在材料跨尺度关联理论、生物质、钙钛矿等领域的应用。 2.机器人科学家:开发面向高通量自主实验的模块化软硬件平台,构建多尺度异构多机协同的具身智能系统,实现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自驱动闭环研发。(与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高源课题组合作) 3.仿生触觉传感器件、机器人感知与认知系统、灵巧操作。(与深圳大学王子娅课题组合作) 岗位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忠诚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学风,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2.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基本薪酬和福利待遇: 1.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2.协助符合条件者申请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校区等多种补贴; 3.符合基本条件者可申请校区内人才房、运动补贴等; 4.提供中山大学10家附属医院雄厚医疗资源、附属中小学优越教育资源; 5.课题组提供充足的科研支持,并协助博士后本人作为负责人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深圳市各级科研项目。 有条件薪酬和福利待遇(部分政策可能存在互斥,每年可能有微调,以当年度最新政策为准): 1.境内外联合培养博士后项目,入选后年薪一般不低于50万,外派至境外世界排名前100高校。本课题组近期有一位候选人成功入选该计划,可以手把手指导申请,每年2月份开放申请; 2.广东省国际培养计划,外派至境外世界排名前200高校,每年5月份开放申请; 3.博士院校/专业属世界排名前100来我校做博后,推荐申请国家级博士后**计划。年薪不低于50万,出站后优先转聘教研副教授。本课题组近期有一位候选人成功入选该计划,可以手把手指导申请,每年2月份开放申请; 4.其他优秀者,推荐申请中山大学“逸仙博士后”计划,年薪不低于50万,出站后优先转聘教研副教授; 5.应届或临近毕业的优秀博士,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印发的《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获得"博新计划"支持的博士后,可获得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不与我校薪酬待遇叠加; 6.课题组可协助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申请 “广东省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项目”; 7.对符合条件的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负责人,光明区给予最高为期4年、每年15万元的生活资助;对符合条件的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光明区给予最高为期3年、每年8万元的生活资助,受资助名额实行总量控制。 8.其他符合条件的补贴。 课题组(含合作)现有设备: 充足的超算计算资源、人形/四足/机械臂/多旋翼等多型号机器人、Nanoscribe微纳米3D打印机、手套箱、电化学工作站等。 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秉承“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引才育才理念,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和“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为世界各地的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发展支持条件、充足的科研空间和良好的住房条件、优质的医疗资源和附属学校教育条件。 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是中山大学面向未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于2023年4月最新成立的学院,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学院面向全球广纳贤才,大力扩增师资队伍,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刘小钢任院长,领航汇聚全球高水平知名学者与优秀青年骨干。学院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双一流”一级学科,光电材料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基地,重点建设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聚焦有机电子、印刷电子、生物电子等优势领域,向生命健康、海洋电子、智能电子、特种电子、人形机器人和元宇宙等领域拓展,攻关柔性电子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实现光电材料及器件的柔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得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应用和产业孵化的重大突破。
工作地点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
中山大学
地点图标地点圆形图片
相似职位
安全提示图标 理聘安全提示
求职中如遇到招聘方扣押证件、要求提供担保或收取财务、强迫入股或集资、收取不正当利益或其他违法情形,提高警惕并立即举报
中山大学
高等教育单位
热招 88 个职位
单位主页
猜你喜欢
更多
下载app提示-背景图下载app提示-文案图
下载app提示-二维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