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需求:
1.学术领军人才
(1)在境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担任过副教授以上科研职位,并已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高水平科研或技术成果;
(2)申请期间可不用全职回国(来华),申报成功后到岗入职。
2.青年拔尖人才
(1)取得博士学位后连续在境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职位,且连续工作36个月以上;在境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突出的,可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2)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后出生);
(3)专业领域为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4)申请期间可不用全职回国(来华),申报成功后到岗入职。上述要求,对于业绩特别突出或者从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研究的急需紧缺人才,可一事一议适当放宽申请条件。
重点研究方向: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非传统加工技术、3D打印及智能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测试技术与故障诊断、风电技术、机电液绿色智能驱动与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监控、机器人工程、机构学及创新设计理论方法、智能制造装备、润滑与摩擦、智能运维、视觉识别与轨迹追踪、仪器类、光学工程、机械类、电学类、通信工程、控制类、计算机类、塑性成形及模具、焊接或金属增材制造、金属材料基础研究等。
入职前:试岗无忧,助力启航!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诚邀境外人才来校感受交流,对来校交流超过8天以上的境外人才及随行家属提供来校期间不超过6个月的生活津贴,主要用于临时性住房安排、往返交通、医疗和意外保险、劳务费等津贴。
津贴标准:
1. 对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后等青年人才,给予本人每月2万元津贴,配偶和子女均可享受每人每月1.5万元津贴,每个家庭每月不超过5万元津贴;
2. 对副教授(副研究员及相当于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高级研究人员和高端产业人才,给予本人每月2.5万元津贴,配偶和子女均可享受每人每月2万元津贴,每个家庭每月不超过6万元津贴。
入职后:福利待遇 全面保障!
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1. 提供国际领先的薪酬体系
充分尊重您的专业价值与劳动成果,确保您的每一分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回馈;
2. 额外丰厚的绩效奖励与多元化津贴政策
激发创新潜能,助力科研突破;
3. 完备的"五险一金"保障
按最高标准缴纳,免除后顾之忧;
4. 顶尖人才可享受"一人一策"定制化待遇方案
提供极具吸引力的个性化支持。
广阔无垠的发展平台
1. 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与导师资格认定,助您攀登学术高峰;
2. 充足的科研启动资金
大额度经费支持,快速到位,确保研究项目即刻启动;
3. 完善的团队建设支持
人员配备给予定向支持,高效组建科研团队;
4. 专业的项目申报服务
全流程指导各级各类项目申请,让您专注核心研究;
5. 活跃的学科交叉环境
促进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开拓学术领域新天地。
贴心周全的家庭保障
1. 优质教育资源
子女入学全程协助,让您的孩子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2. 便捷落户服务
户口及配偶子女随迁,我们帮您轻松搞定;
3. 安居无忧政策
“购租补”人才住房政策,助您无忧安居,潜心事业。
关于我们: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是学校建校初期最早设立的学院之一,下设机械制造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智能制造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等6个教学部门。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185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53人,具有博士学位151人,其中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特聘教授2人,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2人,全国十大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泰山学者”系列专家10人。
学科水平一流
机械工程学科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和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科综合实力列山东省属高校首位。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机械专业学位博士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材料工程、仪器仪表工程等4个专业领域硕士学位点,拥有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在特种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激光微纳制造与功能化表面、风电叶片测试技术与装备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水平教学学科平台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省高性能精密制造与复合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风电装备测试评价与服役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风电叶片先进测试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12个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仪器设备总值超1亿元。
专业优势特色显著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建设制造强国战略,新设立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
国际交流合作扎实深入
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开展“学位互授项目”,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韩国国立庆尚大学、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科技大学,扎实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联合攻关、共建联合实验室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目前在院本、硕、博国外留学生规模超过50人,年均赴境外高校开展长短期研学交流超过20人次。
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科研成果的培育工作,近年来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80余项,其中“微锡高强韧性球墨铸铁关键技术及动力机械核心部件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四五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30项,纵横向到位科研经费近1亿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26项。
创新创业成果、校友、就业
学院以科创领航工程为牵引,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形成了“一专业一社团多赛事”的工作格局。近3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等省级及以上科技竞赛奖励1000余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47篇,大创项目立项80余项。近三年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94%,平均考研率超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