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1.先进导航算法研究:聚焦于卫星导航、惯性导航、视觉导航等多源融合导航算法的创新与优化,致力于提升复杂环境下导航系统的精度、可靠性与鲁棒性。例如,研究如何在城市峡谷、室内环境等卫星信号受限区域,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数据实现高精度定位与导航。
2.智能控制策略研发: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开发适用于各类动态系统的智能控制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自主移动机器人、无人飞行器、智能车辆等的运动控制、轨迹规划与协同控制,实现系统的自主决策与高效运行。
3.导航控制硬件平台开发:参与设计与搭建新型导航控制硬件平台,涵盖传感器选型与集成、数据处理模块设计、通信接口开发等工作,为算法研究与应用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同时,开展硬件在环仿真(HIL)研究,加速算法验证与产品迭代。
岗位职责:
1.科研项目执行:承担并主导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按照项目计划推进,确保项目目标的达成。例如,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关于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场景导航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的具体实施,包括算法设计、实验验证、结果分析等环节。
2.学术成果产出: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在国际知名期刊与会议上发表。争取在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Automatica、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IROS)等行业顶级刊物上发表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提升团队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3.团队协作与交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享研究思路与成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参与团队内部的学术讨论与技术交流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同行专家保持密切沟通,拓展学术视野。
4.指导学生与人才培养:协助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例如,指导硕士研究生进行导航算法的实验验证与代码实现,帮助其掌握科研方法与技术,为研究团队培养后备人才。
任职要求:
1.教育背景:已获得或即将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机器人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毕业时间一般不超过 3 年。
2.专业技能
精通导航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如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理论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具备扎实的编程能力,熟练掌握 C/C++、Python、MATLAB 等编程语言,能够独立完成算法实现与软件系统开发。例如,利用 Python 语言实现多源融合导航算法,并在 MATLAB 环境下进行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熟悉常用的导航传感器(如 GPS、IMU、相机等)的工作原理与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架构与应用开发。
3.学术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高水平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过至少 1 篇学术论文,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能力与科研潜力。论文发表期刊或会议如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ICR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等。
4.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有效沟通与协作;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研究任务与挑战;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
福利待遇:
1.薪资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年薪 [X] 万元起(具体根据个人能力与经验面议),并根据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绩效奖励。例如,对于在重要科研项目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博士后,给予额外的项目奖励金。
2.科研支持:配备充足的科研经费与先进的实验设备,为博士后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支持博士后申请各类科研基金项目,如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并给予相应的配套支持。
3.职业发展: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出站后表现优秀者可优先考虑留校任教或推荐至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任职。在站期间,将安排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助力博士后的职业成长。
4.生活保障:按国家规定缴纳五险一金,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协助解决博士后的住房问题,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给予住房补贴;在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博士后能够安心从事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