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要求:
1. 具有计算科学、生物信息学、数学、物理或相关学科博士学位。
2. 具备以下基本技能: 熟悉Matlab以及Python/R/Perl/C/C++等其他计算器语言,具备生物信息分析pipeline开发经验,熟悉高性能计算、并行计算、服务器基本运维等能力。
3.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专业知识和技能者优先:图像处理、机器学习 / 人工智能、空间建模与数理统计等。
4. 身心健康,吃苦耐劳;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不良记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责任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学术态度端正,科研诚信,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5. 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博士,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
6. 受过良好的科研培训,具备独立进行科研设计、开展科研课题的能力。
项目和工作职责:
1. 与湿实验室科学家携手合作,开发用于单分子定位超分辨率成像数据与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数据等多模态数据联合分析的新算法和工具。 研究项目将利用以下超分辨率成像技术,其中包括:尼康N - storm ,Vutara VXL ,Oxford NanoImager 。
2. 应用机器学习分析超分辨率成像数据研究染色质空间分布的特征。
3. 跨物种的基因组数据联合分析。
4. 维护和扩展实验室现有分析pipeline,并开发相应GUI便于实验室人员使用。
福利待遇:
1. 基本年薪:
(1)1类博士后:近2年内在世界排名前200位的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际著名科研院所从事过博士后工作(排名参照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或者具有国际化视野、良好的科研素质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在本学领域取得较好成绩,近3年内曾发表(被接收)影响因子10.0及以上的sci收录论文1篇及以上人员,或发表(被接收)影响因子5.0及以上的sci收录论文2篇及以上人员,40万年薪;
(2)I类博士后:在专业排名前20名的国内知名高校博士毕业并获博士学位;或有1年以上境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交流学习工作经历;或在中科院及其下属研究院所做过一期博士后;身心健康,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较强。(专业学科排名参照武汉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网“金平果排行榜”),35万年薪;
(3)I类博士后:获博士学位,身心健康,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能胜任本岗位工作,30万年薪。医院科研奖励另计:在站期间按医院职工待遇享受医院对科研立项、著作、论文、成果、专利等的奖励;合作导师可另外提供科研经费、绩效奖励。
2. 其他福利待遇:
(1)根据个人需要,可协助办理个人落户;
(2)医院另外提供博士后4000元 / 月住房补贴;
(3)提供相应的实验环境与条件;
(4)医院提供博士后启动经费5万元,中期考核合格者追加3 - 5万元科研经费;
(5)鼓励并支持独立申报国家、省部级基金和人才计划,获得者在项目资助期间待遇更优;
(6)课题组为年轻学者的成长提供充分资源、机遇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