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博士后(刘耀波课题组)
20W以上/年
投简历
苏州
经验不限
博士
职位描述
生物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待遇与保障: 1.学校为全职博士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绩效奖励,三年总薪酬最高可超120万。 2.学校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资助项目,所获得的资助补贴不计入总薪酬,全部叠加发放。 3.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4.对于绩效评估优秀的全职博士后,可优先推荐应聘校内教学科研岗位。 5.享受落户、医疗和子女入园入学等生活服务保障。 岗位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身心健康; 2.一般应为35周岁以下、新近毕业的博士生; 3.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4.符合我校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招收条件; 5.在站时间为三年。 招收要求: 1.热爱科研,勤奋诚实,责任心强,有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有创新能力及进取心。 2.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近年来国内外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毕业,获得生物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已发表一篇高影响力的SCI论文。 3.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脊髓损伤模型的制作(撞击和半切),大小鼠行为学实验技术,神经环路实验的基本技能(病毒应用、注射、切片染色等)。神经生物学专业、具有脊髓损伤修复研究背景、膜片钳、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等操控环路和神经细胞实验的经验经验者优先考虑。 4.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熟练用英文交流及撰写论文等。 5.能够协助导师进行部分项目申报工作及实验室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 1.研究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环路的重建和修复:旨在探索和建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环路重建和修复的新策略。 2.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手段研究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状态: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探索神经环路重建的机制及关键技术。 3.研究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的病理及其潜在机制和干预靶点:深入研究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的病理变化,揭示其潜在机制,并寻找有效的干预靶点。
工作地点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苏州)研究平台
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相似职位
理聘安全提示
求职中如遇到招聘方扣押证件、要求提供担保或收取财务、强迫入股或集资、收取不正当利益或其他违法情形,提高警惕并立即举报
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高等教育单位
热招 5 个职位
单位主页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