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团队负责人介绍
王光进,1982年生,博士(后),教授,博导,清华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云南省“兴滇英才”产业创新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江西省引进类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云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固废资源利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金属矿尾矿资源绿色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创新团队--矿区固废岩土灾害与生态资源化利用,云南省绿色智慧矿山安全开采与固废生态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矿山岩土灾害与固废生态资源化博士生导师团队、南太湖精英计划边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研发及产业化创业创新团队和矿山边坡灾变机理及其防控学科方向团队负责人。
主持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合作项目1项,联合重点基金合作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中国科协项目4项,其他项目50余项,总经费近3000万元,负责人主持召开了中国科协的国际会议(2次)和国内会议(2次),担任会议主席并作了主题报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80余篇(其中3 篇SCI检索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进入全球1‰;4 篇SCI检索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进入全球1%),第一作者出版著作4部;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1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1),中国发明协会发明成果一等奖(排1),绿色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排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排2),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3),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1),绿色矿山青年科学技术奖1项(个人奖),NFSOC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1),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排7和15)。
岗位要求:
1.遵纪守法,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年龄一般不超过36岁,应届博士毕业生或获博士学位不超过5年;
3.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基础,富有发展潜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4.专业需符合课题组要求,且能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5.具备独立开展和完成科研项目能力,发表过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1.岩土体边坡(尾矿坝、排土场及露天采场等)稳定性及其灾害预警评价控灾技术;
2.矿区渣场(尾矿库、排土场)泥石(砂)流的演进规律及溃后影响评价;
3.矿渣(废石、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4.矿区土壤污染与生态修复技术。
5.爆落矿岩散体时空运移数字孪生与运搬工艺智能化管控技术。
专业要求:
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
薪酬待遇:
1.年薪35-50万元(税前)+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单位缴纳部分+科研绩效奖励;
2.充分尊重个人研究兴趣,团队为科研开展、项目申报等工作提供充足经费支持和优质指导资源;
3.食堂免费就餐、工会物资福利、三甲医院VIP体检套餐等,协助办理落户、子女入学入托等事宜;
4.按政策享受昆明市相关人才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