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内容:
研究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与演化对于解析地球早期宜居环境的演变及地外生命探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太古宙沉积岩(如条带状铁建造、燧石岩、叠层石)记录了早期生命活动的关键信息,但后期成岩作用和多阶段变质作用可能对其原始信息造成干扰,增加了识别生命痕迹的难度。该岗位项目依托先进的微区原位光谱与精细结构分析平台,针对已获取的澳大利亚和南非典型太古宙沉积岩开展系统研究,解析与早期生命活动相关的有机分子赋存特征及其后期转变,厘清生命痕迹在经历复杂地质过程后的保存机制,进而为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依据。
岗位任务:
1.运用多种微区原位分析技术对太古宙典型沉积岩中的生命痕迹进行识别。
2.探究非生物过程对原始生命痕迹保存的影响。
3.在站期间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2篇,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展示成果。
应聘条件:
1.获得或即将获得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或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2.具有微区原位分析技术联用(包括拉曼光谱、红外光谱、FIB-SEM、TEM、SIMS)的经验。
3.在沉积地质学、显微构造地质学、岩相学、矿物学等方面有坚实背景。
4.以第一作者发表过2篇及以上国际期刊学术论文。
5.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6.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
福利待遇:
1.用于微区原位光谱与精细结构分析的前沿实验设施。
2.提供专注于生命起源和天体生物学的活跃研究氛围。
3.与天体生物学国内外知名专家合作。
4.享受我所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平均薪酬待遇,聘用后先按我所副高级技术岗位平均工资的70%按月发放,待年度考核后(参加科研岗人员考核,且考核应达到优秀),再一次性发放30%。特别优秀者可推荐申请中国科学院人才项目,并推荐申报我所事业编制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5.在职期间我所提供公寓住房和办公条件。
6.鼓励支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